“以德立家、以儉持家、以廉保家”“人因廉而正,蓮因潔而尊”……走進玉龍縣黃山街道長水社區,一幅幅具有納西族特色的墻面彩繪讓人耳目一新,濃郁的廉潔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玉龍縣持續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中的廉潔元素,利用宣傳欄、文化墻、“火塘會”“院壩會”等載體,多元化打造一批廉潔文化小廣場、小公園、小長廊等廉潔文化宣傳“微陣地”。同時,融合紅色文化、名人故事、家風家訓、格言警句等廉潔元素,喻廉于景、喻廉于教、喻廉于常,讓居民在移步換景中接受廉潔文化熏陶,讓清廉文化深植干群心中,真正地活起來。
縣紀委監委注重以廉潔文化助推廉潔村風養成,督促全縣16個鄉鎮(街道)成立紅白理事會,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宣傳,讓移風易俗新風尚在潛移默化中根植民心。通過推進實施殯葬改革、紅白事從簡等文明新風、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組織開展“愛心超市”“五美庭院”評選活動等,多形式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為鄉村振興夯實清廉根基。
縣紀委監委把清廉村居建設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強化小微權力監督管理。各鄉鎮(街道)充分利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及時公開村務、黨務情況,積極發揮基層監督的“前哨”作用,重點把脈“微腐敗”、監督“微權力”,使小微權力運行更加陽光、公開、透明,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廉”在身邊。
“我們將持續推動清廉村居創建融入鄉村振興,持續整治群眾身邊的‘四風’和‘微腐敗’,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助力鄉村振興。”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楊海峰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