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消失’幾年的補償款還是追回來了。”日前,在威信縣扎西鎮某社區的一場院壩會上,該鎮政府工作人員對集體征地拆遷補償款有序清退,分到清退款的村民們滿臉笑容。
不久前,該縣紀委監委在開展“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中,發現扎西鎮某村民小組原組長謝某離任后未將集體征地拆遷補償款交回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迅速展開調查,經多方走訪、調閱資料,迅速查清事實,并及時追回集體補償款47250元。
小微權力看似微小,卻與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該縣紀委監委聚焦村集體“三資”管理、惠農富民政策落實、便民服務、土地征收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事項進行提級監督。按照“‘碼’上反映”“上級派單”“本級自定”相結合的原則,“線上+線下”雙引擎同向發力,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
該縣紀委監委借助信息化監督手段,構建小微權力大數據監督模型,圍繞惠民惠農資金錄入公示、信訪舉報問題核查答復、問題線索轉辦查處等,切實打破全縣各部門“信息孤島”格局。在活動廣場、各村便民服務站發放信訪舉報宣傳指引單,設置“流動接訪站”、張貼“碼上通”,大力推廣使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以“指尖監督”力促村級小微權力監督管理迭代升級。目前,通過“指尖監督”共收集群眾反映問題79件,辦結77件,正在辦理2件。
除了借力“互聯網+”,織密線上監督網外,該縣紀委監委還通過“紀檢監察室+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模式,整合監督力量,針對一般村、重點村、同類村分類制定“問題清單”,按圖索驥、對點監督。在該縣廟溝鎮,鎮紀委擬定《村級“三資”管理監督清單》,涉及村級“三資”管理3大類11項內容,組織5個村(社區)監督委員會及鄉鎮財政所對全鎮村級“三資”管理情況開展聯合監督,通過認真查看原始憑證、現場問詢等方式,督促各村(社區)規范村集體賬目管理,有力促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據介紹,該縣紀委監委針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制定《小微權力運行操作手冊》《離任村(組)干部交接制度》《村級“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任務清單》等制度,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并行,把真管真治、嚴管嚴治的力度傳導到基層監督“末梢”,強化對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的監督管理。
“強化監督,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是提升基層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內容。”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小微權力監督機制的健全和完善,織牢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最后一米”。(張正敏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