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派單制”監督護航公益性崗位公益為民

發布時間:2023-10-16 20:52:46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請問你們村有多少個公益性崗位?工資是否按時發放?有沒有按程序進行公示?”近日,魯甸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工作人員深入樂紅鎮關溜村,對鄉村公益性崗位相關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虛設公益性崗位、虛報冒領崗位補貼、利用崗位職權亂作為等問題,對全縣公益性崗位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公益性崗位專項整治工作,著力糾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確保公益性崗位真正公益為民。

該縣紀委監委積極推行“派單制”監督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審核不嚴、選聘不公,管理混亂、失職失責,作風不實、違紀違規等3大類16項重點問題量身定制工作清單,以“派單”的形式將工作清單發至由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街道)紀(工)委組成的4個專項監督檢查組。通過數據比對、入戶走訪、隨機抽查等方式,對全縣設置的保潔員、生態護林員、養老服務員等5類2000余個公益性崗位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群眾就業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派單制’監督方式進一步幫助各監督主體厘清監督思路、明晰工作職責,防止出現監督缺位、監督錯位的情況,讓監督檢查更聚焦、更精準、更有力。”該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說道。

為避免“一派了之”,該縣紀委監委堅持“一事一調度,一月一總結”,由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收集匯總監督檢查組發現的問題,并與各監督檢查組進行分析研判,找出問題癥結、建立問題臺賬,對已完成的監督任務逐一對單銷號,并定期復盤監督檢查情況,倒逼監督檢查責任落細落實,形成一套有目標、有反饋、有整改、有“回頭看”的工作機制。

同時,各監督檢查組靈活運用紀檢監察建議書和工作提醒函,督促問題發生的單位或部門自查自糾、立行立改,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補齊管理漏洞短板,健全完善制度機制,規范工作運行。截至目前,該縣紀委監委已開展派單監督5次,發現并督促問題整改21個。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積極發揮村級廉情監督員貼身監督優勢,督促全縣103名村級廉情監督員加大對各村公益性崗位人員上崗履職情況的監督,了解掌握公益性崗位人員選聘、履職、補貼申領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以有力監督助力公益性崗位實時動態管理,督促聘用人員履職盡責。

“我們將持續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抓實縱向壓力傳導、抓好橫向溝通協調,形成監督合力,推動公益性崗位常態化、制度化管理,全力保障農村公益性崗位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大作用’。”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舒丹 || 責任編輯  張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