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江:用廉潔文化“小筆墨”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3-11-02 14:13:27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十月寒露與霜降,秋高氣爽秋風涼。與深秋連續下降的氣溫相反,綏江縣中城鎮銅廠村大團巖美麗村莊的鄉村旅游熱度持續“升溫”。

“準備好了,1、2、3……笑!”銅廠村22組村民彭千云熱情地幫助前來賞玩的游客,在自家房前拍下打卡照。“大家都喜歡以畫在我家墻上的這面‘似水留廉’文化墻作為背景拍照,用城里人的話說,我家現在也是熱門打卡點了。”彭千云回憶,以前村里很多人為了生計都不得不背井離鄉務工,如今村里依托鄉村旅游開起了農家樂、民宿、咖啡屋,村民當起了服務員、管理員,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大團巖美麗村莊作為綏江縣鄉村振興先導工程,先行先試闖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村莊越來越美,群眾越來越富,那村風民風又該如何轉變提升?“注重‘德治’的教化作用,堅持以廉潔文化浸潤人心。”綏江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給出答案。

隨著大團巖美麗村莊建設的不斷推進,綏江縣紀委監委指導中城鎮紀委深入挖掘當地廉潔元素,通過繪制廉潔文化墻、掛置廉潔文化楹聯等方式,將廉潔文化與美麗鄉村相互融合,因地制宜、寓廉于景,讓人們在體驗鄉村旅游的同時,感受徐徐清廉之風。

該縣紀委監委還督促各鎮和縣民政局、文明辦等部門,厘清責任、協同推動,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制定婚喪喜慶活動管理辦法,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積極開展鄰里互助、道德評議等活動,持續深化鄉村文明建設,豐富廉潔文化底蘊,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以前村民辦酒席的名目繁多,彩禮錢也很高,現在村里制定了村規民約,只有紅白事才能辦宴席,而且桌數、人情禮都做了限制,每家的人情負擔都減了不少。”說起陳規陋習整治,綏江縣南岸鎮互助村村民楊洪富贊不絕口。

在積極推進移風易俗的同時,互助村還探索推行了積分制管理制度。

參加集體活動一次加3分,無償獻血一次加10分……圍繞鄉風文明、人居環境、政策執行、村組活動等方面,互助村制定積分考核細則,通過日常觀察、村民反映、定期檢查、隨時抽查、民主評議的形式,對村民的日常行為進行考核打分,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定期公示積分情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鄉風文明建設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為功。”綏江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深入開展清廉村居建設為契機,加快構建基層廉潔文化建設矩陣,全力推進廉潔文化融入鄉村治理,培育涵養文明鄉風,切實筑牢鄉村振興之基。(劉驍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