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巒疊嶂,云蕩霧涌。途經地勢平坦的勐遮壩子,沿著蜿蜒盤旋的盤山公路前行,穿過漫山遍野的綠色茶葉地,便來到全國唯一的布朗族傳統村落章朗村。
“章朗村,共治理,村規民約記心里。此條約,大家立,全村遵守都受益。”進入章朗村,一面刻有“廉”字的村規民約映入眼簾。
“我們村有271戶1188人,單靠村‘兩委’管理村里事務難免有不到位的地方。在鄉紀委的指導下,我們通過多種途徑,鼓勵村民自主協商制定村規民約,突出‘互督互助’的思想。如今,不僅移風易俗取得了顯著成效,村民參與村里事務的熱情也高漲了起來。”章朗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說道。
這是勐海縣紀委監委大力推進高品質“清風陣地”建設,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的縮影。
今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持續聚焦鄉村振興領域“微腐敗”,堅持問題導向,以縣鄉村“三級聯動、源頭防控”為目標,將監督關口前移,不斷拓展群眾“監督圈”,通過指導村民自主制定村規民約、村級事務規程口訣,督促村“兩委”嚴格落實黨務、政務、村務“三公開”,激發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意愿,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寨事務,變“村里事”為村民“自己事”。
該縣紀委監委在致力于讓每一個村民都成為監督者的同時,突出廉潔文化的滋養教化功能,將廉潔文化融入美麗鄉村景觀之中,使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讓村寨建設越來越有“廉味”。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聚焦群眾關心的村干部責任落實、集體“三資”管理等重點內容,圍繞政策落實、資金使用、村組賬務、小微權力運行、干部作風轉變等方面強化日常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勐海縣村(社區)干部履職行為負面清單制度(試行)》《勐海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制度規范。持續強化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推廣使用力度,幫助廣大村民解決監督“無從下手”的問題,有效推動監督融入村寨治理。
截至目前,在鄉村振興領域,該縣紀委監委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人,問責1人,批評教育31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訪問量10萬余次,信息公開2987條,辦結群眾主動投訴31件,其中1件被轉化為問題線索處置。
“村級監督是基層監督的‘神經末梢’,村民參與監督有助鄉村治理。”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引導各村居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將“清廉”二字融入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小微權力運行、家風建設等方方面面,不斷擦亮鄉村振興廉潔底色。(張蘇 || 責任編輯 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