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巡察推動,耿馬縣破損的農村供水管網得到維修,“跑、冒、滴、漏”的現象得到極大改善;雙江縣大文鄉清平村一組的村民拿到了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多年前未兌付的11萬元鮮葉款;像鳳慶縣鳳山鎮原金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某才這樣隱藏在群眾身邊的“碩鼠”紛紛現身……
一件件、一樁樁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得到解決,是臨滄市緊扣民心推動巡察監督直插基層“神經末梢”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近年來,臨滄市各級巡察機構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聚焦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強化巡察監督,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切、反映最強烈、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讓群眾感受到巡察監督就在身邊。
“基層巡察必須接地氣,必須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該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說。雙江縣委巡察辦精心編制《縣委巡察監督重點細化清單》,對基層巡察具體任務進行細化,以發現民生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三資”管理過程中的違規問題,以及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等方面問題為重點,列出清單,靶向監督,做足巡前功課,大大提高巡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零距離”查找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線索,在巡察過程中,鎮康縣委巡察辦利用周五“愛衛日”人員相對集中的契機“擺攤設點”,把巡察監督從機關搬到群眾身邊,現場受理群眾訴求建議和反映的民生問題。同時,詳細講解和宣傳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表現形式,公布巡察舉報電話,手把手教會群眾在線使用“巡察碼”舉報,確保群眾的真實“心聲”能被聽到。
在精準發現問題的同時,該市各級巡察機構還注重推動問題解決。針對巡察出來的問題,在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及整改措施和時限的基礎上,該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統籌督導,抽派16名干部,組成8個調研督導組,在全市開展“蹲點式”調研督導,進一步壓緊壓實整改主體責任,確保問題條條整改、件件落實,讓巡察“問題項”變成群眾“滿意點”。
此外,該市各級巡察機構還根據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際,積極探索開展“漢語+少數民族語言”的巡察模式,有效破除與群眾交流的語言障礙,進一步提升群眾參與度,增加基層巡察精準度。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巡察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圍繞“國之大者”和“民生小事”深化政治監督,加大督促整改力度,提升巡察整改質效,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唐歡 羅英芳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