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躺在賬上8年的自籌資金

發布時間:2023-06-16 19:46:34   來源:文山州紀委監委

“現在村內道路修好了,籌資修路的錢也退回來了,事情能圓滿解決真是太好了!”不久前,文山市委第三巡察組到秉烈鄉卡作村委會上幕村開展回訪時,該村村民龍大爺開心地拉住巡察組工作人員的手說道。

為何集資修路還要退錢?事情得從巡察組進駐秉烈鄉開展“巡鄉帶村”巡察說起。

“老鄉,這路看起來已經硬化有一段時間了,養護得挺不錯。”在卡作村委會上幕村一條村內道路旁,巡察組工作人員與村民攀談起來。

“是啊,以前這條路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的,現在路修好了、也干凈了。”村民龍大爺高興的話說到一半,有些遲疑起來,“不過,大家集資修路的錢還沒有退還……”

“這路不是政府投資修的嗎?怎么還涉及退錢?”注意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巡察組副組長一邊聊天,一邊示意組員記錄下該信息。

經了解,卡作村委會上幕村內有一條長約3公里的泥土路,一到雨季,路面又爛又滑,出行很不方便。該村于2014年召開群眾會動員大家籌資和投工投勞,準備對路面進行硬化,共籌集修路資金4.1萬元。但還沒等動工,2015年政府就投資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這筆資金因此沒有使用。

此后,村委會征求群眾對如何處理該筆資金的意見時,因為群眾對該筆資金的處理意見一直不統一,村委會就決定先將該筆資金留在集體賬戶上保管,這一留就留了8年,既沒有及時退還群眾,也沒給出如何使用的答復,導致部分群眾心里產生了不滿情緒。

“本來政府修好了路大家都開心,但這都幾年過去了,當時湊的錢還沒給個說法。”

“跟村委會反映好幾次了也沒用,都不知道這事該找哪里反映。”

……

巡察組帶著問題進行多方走訪了解。村民們既對修路表達了認可和滿意,又都忍不住念叨幾句。

“村干部能積極帶領群眾修路本是件好事,群眾也盡力為修路籌集了資金,這是出于對村級事務的支持和對村干部的信任,最后由政府投資修好了路,更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大好事。決不能因為一點‘小問題’,讓好事變成了壞事。”了解情況后,巡察組按程序向秉烈鄉黨委和卡作村黨總支進行反饋。

秉烈鄉黨委和卡作村黨總支收到反饋后,由掛村領導對卡作村“兩委”進行談話,并及時組織召開群眾會,對籌集資金保管情況作出說明,最終經群眾會同意后根據收取清單逐一清退了籌資款。

“‘巡鄉帶村’就是要找出基層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要求中存在的溫差、偏差、落差,讓基層干部在辦成事的同時,更能辦好事,別讓美中‘不足’傷了群眾的心。”告別上幕村,巡察組組長語重心長地對組員說。(文山市委巡察辦 蔣茂霏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