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公私不分的村級活動室

發布時間:2023-08-11 16:27:52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奇怪,怎么撒米落村的幾個黨支部開會都是在村民小組長家里開?”不久前,十三屆尋甸縣委第六輪巡察第一巡察組進駐河口鎮及下轄的6個村委會開展常規巡察,正在翻閱撒米落村《黨支部工作手冊》時,巡察組組員小武提出疑問。

帶著疑問,在與村干部開展個別談話時,巡察組的同志特意關注了這個問題。

“我們只知道有村級活動室,具體有幾個不清楚。”

“活動室都是在私人家里,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村集體的。”

村干部的回答加深了巡察組的疑問,巡察組討論后決定兵分兩路,一組深入各村組現場查看活動室情況,一組到河口鎮了解撒米落村級活動室建設的具體情況。

隨著巡察組的深入了解,終于弄清了村級活動室設置的來龍去脈。

原來,2011年,撒米落村黨總支按照上級關于自然村活動場所建設政策及要求,報名建設5個自然村級活動室。因建設初期5個自然村內無集體建設用地,所以選址在村民私人宅基地上,受建設資金的限制未對涉及的5戶村民發放用地補償。因此,撒米落村黨總支與5戶村民協商,不開展活動時活動室由該5戶村民自行管理。

通過實地查看5個村級活動室,巡察組發現這5個活動室并未發揮村級議事、黨群活動、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的作用,而是成了村民的私人用房,用于堆放雜物或停放車輛。讓巡察組吃驚的是,這5個村級活動室均未登記在撒米落村集體資產中,存在集體資產流失的風險,巡察組組長立即找到撒米落村黨總支書記談話。

“你們的村級活動室權屬不清、公私不分,為什么一直沒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已經有十多年了,我上任后想處理,但這幾戶村民要求把土地補償款給他們,或者讓我們把房子拆除了,因為較難處理,我們便一直拖著未解決。”

“你們的活動室有一間是危房,但里面還住著人,容易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集體的村級活動室現在被私人占用,給集體利益造成了損失。作為黨總支書記,你在處理這個問題上不敢擔當作為,怎么對得起群眾的信任。”

“我前怕狼后怕虎,擔心得罪了村民,這種‘老好人’思想讓集體利益蒙受損失。我馬上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研究解決這個問題。”

隨后,撒米落村對已成危房的活動室進行拆除,土地歸還原戶主,對還能使用的活動室,制定《村級活動室管理辦法》,進行清產核資登記,明確權屬關系,由各村黨支部使用管理。同時,河口鎮黨委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排查,確保全鎮的村級活動室“建管用”一體化。

在巡察組的督促推動下,閑置十多年的活動室重新煥發生機,“小場所”發揮“大作用”,流失多年的集體資產終于回歸集體。

“疏通堵點、化解難點是我們對村巡察的重點,要把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放在心上,用好巡察利劍,回應群眾關切,讓巡察整改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到的實效。”縣委第一巡察組組長表示,將努力做到解決一個問題、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為推動遺留問題整改按下“加速鍵”。(尋甸縣紀委監委  熊雄  何麗萍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