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原先那片荒地大變樣了,不僅種上了油橄欖,而且還分配給農戶進行種植!荒地變良田,我們也有了收入,真的很高興,有時間你一定要到地里去看看……”
近日,德欽縣委第一巡察組來到奔子欄鎮達日村習龍通小組回訪巡察整改情況,周邊的村民紛紛圍攏,開心地向巡察組介紹著荒地的變化。
事情要回溯到2022年6月,十三屆德欽縣委第一巡察組對奔子欄鎮達日村開展常規巡察,在對該村的習龍通小組入戶走訪途中發現,一塊近50畝的土地,地面已開挖平整,旁邊還建有水池庫,但該土地上沒有任何農作物或者經濟作物種植,完全處于荒廢狀態,配套建設的水池也未投入使用,這是什么情況?巡察組不禁產生了疑慮。
“村習龍通小組作為搬遷點,集體土地那么緊張的情況下,開挖這么大面積的一塊地,但又沒有種植任何作物,荒廢成這個樣子是什么情況?”荒廢的是地,但損失的是國家資源。巡察組及時研究制定走訪核實方案,隨即帶著疑慮找到周邊村民詳細了解情況。
“該地是2015年3月左右原村委會主任承攬的油橄欖基地建設項目,但建設完成后一直沒有投入使用,土地荒廢了近7年!集體土地寸土寸金,這件事我們跟村‘兩委’反映了好幾次,也沒人管!”旁邊的村民情緒激動地說。
“別著急,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巡察組的工作人員安慰道,并將具體情況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
群眾有所呼,巡察有所應。掌握情況后,巡察組立即召開組務會進行綜合研判,并繼續深入村民小組農戶家中走訪了解。經了解,該荒地為2015年3月原村委會主任承攬的油橄欖基地建設項目,并于2015年10月20日完成鎮村兩級的項目驗收工作,原村委會主任在任期間,未對本村實施建設項目的相關村務進行公開,項目建設完成后未投入使用并進行管理。后期,村委會換屆,也沒有與新任班子進行工作交接,導致習龍通小組油橄欖基地自建成后荒廢至今,使國家扶貧建設資金造成嚴重浪費。核實清楚問題后,經組務會研究決定,向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并將該問題作為線索及時移交至德欽縣紀委監委。
“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一刻也不能拖!”收到巡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后,紀委監委迅速行動,成立了由縣紀委副書記為組長的調查組,深入村組進行實地調查核實。經查證后,紀委監委給予該村1人通報問責,3人提醒談話處理,并督促相關責任人及時恢復項目使用管理,推動該村民小組集體經濟有效運轉。
今年,50多畝的荒地成功“復活”,遠遠望去成千上萬棵油橄欖樹氤氳出濃郁的“橄欖綠”,不僅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而且使扶貧建設資金真正落實落地發揮大作用。
“我們巡在一線、察在基層,開展政治巡察,要始終秉持‘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為出發點’的工作理念,傾聽群眾呼聲,用好巡察利劍,推動解決群眾關切問題,以實實在在的巡察成效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德欽縣委第一巡察組組長如是說。(德欽縣委第一巡察組 次里永初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