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紀委省監委攝制的警示教育專題片《“官油子”現形記》在云南衛視《清風云南》欄目播出,為公眾呈現“官油子”的百態“畫像”。
有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之稱的湘籍著名思想家魏源,曾這樣痛斥晚清的官場風氣及官場中人:鄙夫胸中,除富貴而外不知國計民生為何事,除私黨而外不知人才為何物。
這類“官油子”,混跡于官場,貌似沒有違反黨紀國法,但卻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在上級領導面前“偽忠誠”,在老百姓面前“做樣子”,這就是老百姓深惡痛絕的“官油子”。必須讓這種人無容身之地,才能真正營造風清氣正的干部狀態、干事業態、政治生態,才能真正讓群眾滿意、事業發達、國家興旺。
去除“官油子”生存土壤。不斷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加強隊伍輪訓,突出正面引導,強化領導干部為人民謀幸福的政治自覺與行動自覺,真正發自肺腑地為老百姓干實事。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面臨很多新問題,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干事創業者難免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過失,只有建立改革的容錯糾錯機制,才能讓敢于擔當者理直氣壯,讓勇于擔當者打消顧慮,讓善于擔當者脫穎而出。在既有體制機制的基礎上,形成長效化的正向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讓干事、擔事、成事成為主流,讓“官油子”們無容身之地。
堵死“官油子”鉆營漏洞。一個單位風氣正不正,關鍵在于主要領導作風正不正。要突出對主要領導的教育管理,引導其追求高尚的興趣愛好,自覺凈化其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對主動示好、阿諛奉承的人保持距離,并嚴肅批評教育,讓“官油子”失寵。在部署任務時,細化責任分工,讓權責進一步明晰化、公開化,誰承擔什么任務、誰該負什么責任,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使“官油子”無法將“球”踢給別人。同時,還應根據賦予的權責,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對過程的管理,及時梳理任務進展及群眾反饋,針對任務進度和存在的問題,跟進督促責任落實,防止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推諉扯皮現象,不給“官油子”打太極的空間。
不給“官油子”表演機會。探索將干部日常行為、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承擔具體任務等內容都納入考核體系,建立干部平時工作檔案,全面掌握履職情況。愿意擔當干事的干部在面臨重大任務、緊急任務以及臨時突發任務時都會挺身而出,而那些“官油子”遇事第一反應則是往后躲。一個長期沒參與任何重大、緊急、突發任務的干部,很難成為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干部。在干部考核時可以將單位執行任務情況作為重要參考。同時,對總結、述職情況進行抽查核查,防止被以文代干、文過飾非的假象所蒙蔽,真正把干部的實績考出來。此外,不以一次提拔考核“定終身”,將考核體系分散于干部日常工作中,才能真正畫準干部的真實形象,不給“官油子”作秀表演的機會。(馬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