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冬日的第一抹陽光,在青山環繞中,蚌渺湖煙霧縹緲,湖水平靜如鏡,兩岸綠樹成蔭,瀲滟清波上偶有漁民乘竹排泛舟湖面,宛如一幅水墨畫。
今年2月,保山市被生態環境部推選為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9個市(地、州、盟)之一,成效彰顯的背后離不開保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保障。
為守護美麗河湖,實現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近年來,保山市紀委監委圍繞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以政治監督“護航行動”為抓手,不斷加強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強化監督檢查,構建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全力以赴打贏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
“執法監督檢查多久開展一次?如何開展?”“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如何?有沒有組織‘回頭看’?”在現場,監督檢查組組長連連發問。
近日,保山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組建監督力量,運用“一線工作法”,開展下沉式監督檢查。重點圍繞落實治水工作責任情況、全面推進源頭污染治理工作情況、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情況及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情況,以及風險防控、制度規范等情況深入5個縣(市、區)和具體河湖點,以現場查看、查閱資料、會議座談、走訪群眾等形式對河湖治理、水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監督檢查。
“充分發揮派駐機構監督‘探頭’作用,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專業檢查與作風督查相結合的方式,督促相關責任部門落實落細主體責任。”該市紀委監委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組長介紹道,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重點河湖保護、城鎮生活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等重點工作開展精準監督,推動職能部門緊盯關鍵領域和突出問題,抓實抓細水環境問題整改。
在監督治理下,保山市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龍陵縣建成縣、鄉、村三級生活污水及企業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新建污水管網110余千米,對污水排放做到24小時實時監控;昌寧縣引入水利、水生態、水景觀“三位一體”的設計理念,構建水環境生態治理示范園,有效解決了上游村民生產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和下游3萬余畝基本農田灌溉用水問題。
“護一方碧水,建美麗河湖。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將監督力量下沉,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持續推進水環境向好、向優,讓青山環繞、綠水潺潺的美景在保山隨處可見。”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張春怡 張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