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清風徐來滿庭芳——省紀委監委打造常態化、特色化、品牌化文明講堂

發布時間:2023-12-26 14:33:08   來源:省紀委監委機關黨委

從2014年首期齊聚一堂的集中“充電”到如今由點到面覆蓋、固定和流動結合、線上與線下呼應的多路賦能,云南省紀委監委文明講堂已走過9年時光,成功舉辦17期。

9年春風化雨,17期接續不息。省紀委監委文明講堂及相關活動不斷延展、浸潤到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成為云南紀檢監察系統推進機關文化創新發展和干部學習教育培訓的一張亮麗名片。

培根鑄魂——錘煉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

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一脈相承的“政治基因”。省紀委監委牢牢把握紀檢監察工作政治屬性,以文明講堂為載體和平臺,持續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理解把握,教育引導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把對黨絕對忠誠、政治上絕對可靠作為第一位的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從首期文明講堂開始,省紀委監委注重結合融合,把學習和工作、教育和實踐統一起來,圍繞重點內容分專題研討,組織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結合實際工作談認識、談問題、談打算,營造肯學習、會學習、善學習的良好氛圍。

見賢思齊——構筑向上向善的精神高地

榜樣引領時代,初心燭照未來。省紀委監委在舉辦文明講堂過程中,始終注重用榜樣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通過一個個先進典型、一柄柄信仰火把、一次次道德實踐、一場場精神洗禮,讓榜樣的事跡在紀檢監察干部中廣為傳頌、引發共鳴。

傳承紅色基因——重溫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10位同志有8位先后犧牲無一人叛黨投敵的光輝事跡,激勵全省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賡續光榮傳統、弘揚先烈精神,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

踐行偉大使命——宣講王秋婷、沙天文、劉誠等沖鋒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抗震救災等監督執紀一線的“可燃型”干部的動人故事,發出“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的動員令。

心有大我,高山一樣的巍峨——邀請張桂梅等先進模范和張從順、張子權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鮑衛忠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文明講堂,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風吹雨打不褪色,深學細照礪初心。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結合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省紀委監委積極施行對標榜樣學和專家輔導學、集體研討學、個人思考學、線上自主學多學并舉的學習形式,在提升文明講堂學用效能的同時,營造出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凝心聚力——激發干事創業的奮斗熱情

省紀委監委文明講堂始終凸顯“實”字為要、“干”字為先的鮮明導向,充分發揮身邊正能量的集聚效應,鞭策激勵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積蓄起推進新時代新征程云南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更強動能。

省紀委監委文明講堂從首期開始,持續在環節設置上下功夫,通過“誦一段經典、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讀一本書籍、贈一份群英譜、聽一首歌曲”的持續迭新,引導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深入思考紀檢監察工作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位置,更好地把握新目標、新使命、新要求;深入思考在新時代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紀檢監察機關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得好等重大問題,加大力度、改進方法、推動創新;深入思考提高紀檢監察工作“時度效”、推動云南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構成、具體路徑、方式方法、工作抓手,進一步提高監督水平、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

紀檢監察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各種困難、風險、挑戰層出不窮。省紀委監委結合“正風肅紀、塑形鑄魂、打造鐵軍”專題教育活動和“辨析式”業務知識“每月一測”等重要安排,將筑基提能工作融入文明講堂,幫助紀檢監察干部增長知識、更新觀念,克服“本領恐慌”等問題,不斷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同時,認真開展人文關懷工作,幫助全省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在濃厚的人文氣息中消除職業倦怠,保持奮進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省紀委監委在舉辦文明講堂的過程中巧用加法,在內容安排、組織形式、創意設計、品質提升上,與“云南紀檢監察特色文化走廊”等特色文體活動相呼應,并堅持全面發動、全員參與,形成云南紀檢監察系統推進機關文化創新發展的“硬支撐”和教育人、感召人、影響人的“軟環境”,不斷釋放出清廉實干敢擔當、守正創新有作為的正效應。(楊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