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接觸過紀檢監察工作,擔心自己會做得不好。但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無論是監督檢查還是審查調查的工作流程都已經整理成冊,有關工作制度也已上墻,工作的時候可以隨時學習參考,心里有底多了……”最近,瀘水市稱桿鄉紀委一位剛入職的紀檢監察干部在談及鄉鎮(街道)紀(工)委規范化建設的成效時說道。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工作質效,去年9月,瀘水市紀委監委開展了鄉鎮(街道)紀(工)委規范化建設,從“三轉”落地、監督提效、正風肅紀、能力建設、環境營造五個方面破題,促進全市鄉鎮(街道)紀(工)委工作職責更加明確、制度規定更加健全、作用發揮更加明顯,實現機構規范化、設備標準化、制度系統化、業務程序化、運行有序化,切實增強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此外,為規范基層監督執紀工作標準,該市紀委監委配套出臺了信訪接待、執紀審查、日常監督、教育培訓、考核管理等制度規定,明確工作流程,標注工作重點、具體環節、注意事項,分門別類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如今,這些工作機制已經成為各鄉鎮(街道)紀(工)委精準和規范開展監督執紀的有力抓手。
加強培訓是提升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該市紀委監委將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納入全員培訓范圍,通過開設紀法講堂、組織業務培訓等方式,著力提升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履職的能力。同時,為提升培訓的針對性、直達性,該市紀委監委還通過“送教下鄉”的方式為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開展“點單式”培訓。
建制度、強隊伍、有場所、齊設備是基礎和保障,“有形”已經具備,“有為”才是根本目的。該市紀委監委全面推行“室+組+鄉鎮”協作工作模式,強化協同聯動,凝聚工作力量,著力破解基層監督執紀存在的難題。去年,瀘水市各鄉鎮(街道)紀(工)委共立案50件,處分51人。同時,聚焦惠民惠農政策措施落實、鄉村振興等領域,向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派出任務清單474單,監督發現問題447個,完成整改417個。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不斷凈化基層政治生態,讓群眾充分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
“我們將持續推動基層監督執紀工作質效,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不斷筑牢‘有形’的根基,不斷提升‘有為’的成效。”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石磊蕾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