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用好用活紅色資源 增強廉潔文化教育滲透力

發布時間:2023-10-19 14:21:33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廉潔文化能夠啟智潤心、培根鑄魂,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深入挖掘本地紅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通過以‘紅’育‘廉’,讓清正廉潔的價值取向和社會風尚深入人心。”在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工作推進會上,洱源縣委宣傳部部長說道。

今年以來,洱源縣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育廉、以點串線、由點及面,深入推動廉潔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同頻共振。

通過深挖本地紅廉文化資源“富礦”,從革命先輩的先進事跡中汲取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傳統廉潔文化精華;充分利用施滉烈士事跡陳列館、小南山革命烈士紀念園、大理州山石屏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等紅色教育基地,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不斷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融通紅色文化資源和新時代“勤廉”精神,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活動,讓廉潔文化和紅色文化互相滲透、交相輝映;把廉潔文化作品創作納入重大文藝創作計劃、文藝精品扶持范圍,培育富有地域特色和歷史傳承的廉潔文化產品,串點成線,打造具有洱源特色的廉潔文化矩陣。

“通過深挖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廉潔元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廉潔文化建設接地氣、冒熱氣、潤人心。”縣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我們以傳統文化為載體,豐富廉潔教育內涵,用紅色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廉潔‘基因’、培育清廉‘土壤’,不斷提升廉潔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該縣紀委監委宣傳部干部說道。

去年以來,該縣把紅廉教育作為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紅色傳承中培根鑄魂;將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和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整合本地家庭家教家風教育資源,成立家庭家教家風宣講團,采用常態化宣講和集中性宣講方式深入機關、企業、學校、家庭、社區(村居)等;聚焦黨員干部、少年兒童等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助廉、家風教育等主題宣講活動,讓優良的家風家訓,謙恭禮讓、德鄰居安的鄉風文明深入人心,營造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氛圍。

“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和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中的獨特作用,把好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當好家庭的賢內助,把好清廉之舵,講好文明家庭故事,傳播家教家風聲音,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宣傳常態化。”該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說道。

今年建成的以“洱鏡德馨、源清法明”為主題的廉潔·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已成為全縣開展黨性教育、廉潔教育、法治教育和家風教育的“熱門打卡地”,黨員干部們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廉、正心修身,接受廉潔文化熏陶。

……

下一步,洱源縣將堅持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繼續做好本土廉潔文化挖掘,用好用活紅色故事、家風家訓、歷史典故等“活教材”,不斷加強陣地建設,創新宣傳手段、豐富形式載體、創作文藝精品,加強反腐敗斗爭形勢教育、道德教育、紀法教育,推動廉潔文化“融入基層、融入日常、融入社會”,讓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底色更重、本色更亮、成色更足。(楊麗萍 || 責任編輯 張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