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諒無補于事業,要不負于君親……”
“俸薪身家之外,不可貪占他人之一分一文……”
近日,以保山歷史上的清官廉吏的廉潔事跡為藍本創作的古裝廉政教育情景劇《清官留史》正在全市沉浸式廉政教育大會上展演。
保山市紀委監委歷時兩個月,收集歷史文獻資料、調查走訪、座談調研,精心策劃編排,通過演繹“云南清官第一人”的東漢永昌郡太守鄭純、“清廉傳家心懷百姓”的明朝狀元楊慎、“問心辭官掛印”的清朝保山知縣喻秉淵的廉潔事跡,再現先賢們的嘉言懿行,展現出保山深厚的廉潔文化底蘊,深刻詮釋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含義。
“幾位清官的歷史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看著舞臺上的‘問心堂’匾額,我也時常問自己,古代的清官廉吏都能堅守廉潔底線,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更應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自身的廉潔和行動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參與演出的黨員干部說道。
今年以來,保山市深挖本土廉潔文化資源,緊緊圍繞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制發《保山市實施“清廉保山·廉潔文化工程”工作方案》,積極拓展和創新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新途徑,充實文化載體、豐富表現形式、拓寬宣傳覆蓋面,用百姓最樂于接受的形式,打造具有保山辨識度的廉潔文化品牌。
市縣兩級同向發力,推動“六個一批”工作方案落地見效,遍地開花,各縣(市、區)紛紛結合自身特色資源優勢,推出創新廉潔文化建設方案。
“這條廉旅路線非常有意思,不僅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景,也能加深對當地歷史的了解,還讓孩子學習了廉潔自律的優良品德,這趟旅游真的太值了。”正在體驗畫扇傳統的游客向騰沖市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說道。
隆陽區依托社區資源打造“趙錫光故居”“北漢莊楊善洲廉政教育基地”等多個廉潔文化基地,將廉潔文化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騰沖市“融廉于旅”,推出廉旅路線,實現廉潔文化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雙向奔赴”。龍陵縣開辦線上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讓黨員干部隨時隨地接受廉潔文化熏陶。昌寧縣聚焦家風家訓建設,組織開展家教家風講座、聆聽廉潔自律家風故事等一系列家庭助廉活動,以清廉家風促清正社風。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回望歷史,在永昌大地上有不少清官廉吏、仁人志士的廉潔事跡,其中所蘊含的高尚廉潔思想構成了保山豐厚的廉潔文化底蘊。”保山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發掘本土文化中的廉潔元素,結合現代技術,讓廉潔文化煥發新的活力,為廣大黨員干部筑好廉潔自律的“心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王會梁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