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盛夏,烈日的炙烤讓綏江縣中城鎮政府辦公樓門口的綠植有些打蔫,與匆匆從旁經過的張某某的精神面貌形成強烈反差。
“項目驗收需要的東西都帶齊了嗎?一會兒驗收時一定要嚴格、仔細。”張某某邊走邊囑咐著身邊的同事,工作勁頭絲毫未受到高溫的影響。
然而,兩個月前的他可沒有這樣的狀態。
此前,綏江縣紀委監委收到群眾反映,張某某在某污水管網改造項目中暗箱操作。綏江縣紀委監委迅速啟動程序,將這一問題線索轉交中城鎮紀委辦理。
經過核實,舉報反映內容不實。
“即使我問心無愧,但因為被舉報,還是受到了很多議論,心里很憋屈。”問題雖然查清了,但張某某的思想包袱卻沒有真正放下。
“希望張主任放下思想包袱,一如既往干好工作……”為消除負面影響,綏江縣紀委監委連同中城鎮紀委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澄清會,對不實舉報進行澄清,并對張某某開展了談心談話,幫助他消除思想顧慮、重拾工作信心。
“經過這一事,我更加確定了只要我們依規依紀辦事,組織會為我們撐腰,今后我也將繼續認真工作,回報組織的信任和關心。”心結打開了,干勁十足的張主任也回來了。
張某某這兩個月的親身經歷,也是綏江縣紀委監委用好澄清正名機制,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積極作為的生動事例。
近年來,綏江縣紀委監委深入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常態化推進澄清正名工作,綜合運用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多種方式,積極穩妥為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幫助干部卸下“包袱”、解開“心結”,最大限度消除負面影響,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
夕陽漸落,空氣中的熱浪也慢慢消散。隨著最后一個細節確認到位,張主任在驗收單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說:“認真細致的核驗就是我簽字的底氣,組織的真誠關懷就是我們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底氣。”(劉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