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聽說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沒想到單位受到不實舉報也有組織‘撐腰’。”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委組織部的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通報會結束后,不少與會干部感慨道。
這場澄清正名通報會之所以讓黨員干部感到“不一樣”,是因為這是一場為單位去污名的會議。會上,該州紀委監委和州委組織部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馬關縣委組織部受到的“超職數配備鄉鎮干部”的不實舉報進行現場澄清,用事情真相消除干部群眾對組織工作的無端猜測和誤解,有力維護組織部門的公信力。
馬關縣委組織部并非該州澄清正名的首家單位。2021年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已為10個單位、249名干部開展澄清正名。近年來,文山州紀委監委堅持亮明態度、營造氛圍同時發力,一方面,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單位和干部及時澄清正名、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亮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鮮明態度;另一方面,前移澄清正名關口,下足“事前功”,圍繞信訪舉報、澄清正名、查處誣告陷害三方面工作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在全州營造扶正祛邪、擔當作為的濃厚氛圍,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凝聚信心、蓄足底氣。
聚焦工作細化、流程簡化、效率優化,該州圍繞適用情形、實施步驟、澄清方式、結果運用等方面不斷規范澄清正名工作,在近年的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集申請提出、研究評估、審批實施、結果通報、回訪教育于一體的工作鏈條,確保澄清正名工作真正成為關心關愛干部的“暖心工程”。
“我們對2020年以來受理的3500余件檢舉控告件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及時建立臺賬,分批進行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和通報澄清。”據該州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該州堅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根據工作需要及被澄清人意愿,“一人一策”適時開展回訪教育,并形成“一人一檔”回訪臺賬,持續鞏固澄清正名效果。
“對于失實舉報,我們經過綜合分析后,認定是錯告的將進行批評教育,如果涉嫌誣告陷害的,將啟動誣告陷害查處程序,對舉報人進行查處打擊……”近日,該州紀委監委相關領導和信訪部門負責人在文山交通廣播直播節目《服務直通車》上,用身邊的具體案例為廣大群眾上了一堂“信訪課”。
在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對信訪舉報、澄清正名查處誣告陷害開展宣傳教育,已成常態。西疇縣紀委監委通過廉潔文化主題廣播欄目《北回“廉”播》將信訪舉報知識通過1006個應急廣播送進尋常百姓家。富寧縣紀委監委通過“富州清風”微信公眾號、富寧融媒發布信訪舉報指南,引導干部群眾依規依紀依法、實事求是反映問題。麻栗坡縣紀委監委制作信訪舉報宣傳折冊、宣傳展板,通過一線走訪、入戶宣傳、帶案下訪等形式把信訪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為持續營造正氣充盈的政治生態,現將9起澄清正名案例通報如下……”近日,該州紀委監委通報的一起起鮮活案例,為誣告陷害者再敲警鐘,也為全州干部再添干勁。(查為媛 張蕊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