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一屆省紀委四次全會對2024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進一步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十一屆省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持續用力扎實做好下半年紀檢監察工作,即日起,“清風云南”微信公眾號、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推出“貫徹十一屆省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年中曬亮點”欄目,報道上半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貫徹全會精神,縱深推進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敬請關注!
創新運用信息化手段 昆明市以大數據助推監督提質增效
“通過調取縣農業農村局全縣‘廁所革命’資金使用、發放等數據情況,經與大數據平臺中的數據比對,發現100余戶農戶存在戶廁獎補資金濫發錯發的情況……”日前,昆明市嵩明縣紀委監委在運用大數據監督手段對戶廁獎補資金發放情況進行比對時,發現了異常。隨后,該縣紀檢監察干部耗時15天進行抽樣監督并督促自查,清退戶廁獎補資金8.08萬。據悉,該縣紀委監委已經搭建“廁所革命獎補資金發放預警模型”“公職人員違反社會治安預警模型”“學校食堂‘營養餐’預警模型”等大數據監督模型,通過運用大數據發現問題570余個,問題線索22條,黨紀處分14人。
昆明市紀委監委強化數字監督賦能,加快推進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構建紀檢監察一體化工作平臺,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對公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探索大數據監督方法路徑,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深化大數據應用,發揮信息技術對業務工作的支持促進作用,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賦能監督執紀執法。
以“數字技術”賦能監督提質增效
今年3月,昆明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聯合安寧市建立“財政供養人員子女領取學生資助金監督”模型,通過數據分析,產生預警信息78條,在完全查實后,就4名財政供養人員子女26次違規申領資助金問題進行提醒談話,督促退回資金5100元。對預警發現的12名財政供養人員子女確因殘疾、重大疾病等申領補助情況,安寧市紀委監委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啟動大數據監督正向激勵機制,對困難家庭進行關心關愛。
昆明市紀委監委以加強對基層公權力運行的數字化監督為目標,將“算力”理念融入監督執紀執法,成立以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大數據監督工作領導小組,以信息技術保障部門牽頭的工作專班,構建“昆明市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以大數據賦能監督執紀執法,為做實日常監督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持續做實政治監督,強化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圍繞集體土地租賃、民生資金發放等領域問題開展大數據監督,不斷豐富數據資源、監督模型和應用場景,深入破解監督執紀執法難點、堵點問題。”昆明市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室主要負責人介紹,該市以大數據監督的“算力”補充紀檢監察“人力”,通過圍繞關鍵人、資金流向、審批流程、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找規律”,基于數值關系,找準人員特征、時間期限、空間范圍等數據閾值“建模型”,通過數據清洗、字段篩選、數值比對“查異常”“發預警”,推動結果監督、被動監督向過程監督、主動監督轉變。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大數據監督模型34個,查實1670余條預警信息,移送問題線索34個,黨紀處分23人,挽回經濟損失470余萬元。
以“昆明數巡”打造智慧巡察體系
“真沒想到,掃個二維碼就解決了我們村的集體土地違建問題。”日前,晉寧區寶峰街道某村多戶村民通過昆明“碼上巡察”反映村集體土地違規建蓋、承包租賃土地無協議等問題,巡察組在走訪核實后形成問題線索,由區委巡察辦向相關職能部門和寶峰街道下發巡察建議書。經整改,街道黨工委對反映問題逐一核實,印發制度文件予以規范,時任該村黨總支書記、主任被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碼上巡察”即“昆明巡察問題反映直通車”小程序,是“昆明數巡”系統“五碼巡察”中的子模塊。近年來,昆明市委巡察辦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自主研發“昆明數巡”系統,以信息化建設賦能巡察工作提質增效。
“將財政、審計、稅務等職能部門提供的監督數據導入‘昆明數巡’系統,每輪巡察前對問題‘苗頭’進行分析,第一時間提供數據分析情況,為巡察組精準描繪被巡察黨組織政治畫像提供重要參考。”昆明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數巡”系統包含“五碼巡察、質效評價、線索管理、信訪管理、日常辦公、人才庫、數據分析、指揮中心”等8個數字模塊,是市縣巡察數據管理規范化、數據統計智能化、年終考核自動化的綜合性管理平臺,為市縣巡察充分發揮上下聯動紐帶作用提供堅實保障。截至目前,該系統已生成《巡前數據分析報告》300余份。
昆明市以“昆明數巡”打造智慧巡察體系,為市縣巡察工作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十二屆市委第五輪對市屬國有企業開展巡察時,“昆明數巡”自動對2367份問卷的28584個問題進行智能分析,節省了時間和人力。西山區以街社一體聯動發力,做深做實社區巡察工作“西山實踐”,確保基層巡察工作精準有效實施。晉寧區委巡察組通過“線上數據+線下走訪”相結合,多渠道對發現問題進行靶向驗證,推動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以“AI+監督”護航口岸項目建設
在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132個謀劃重點項目正按計劃加速推進。為規范、高效監督推動重大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用好用活建設資金,昆明市紀委監委派駐磨憨—磨丁合作區紀檢監察工委探索監督新路徑,開發“區域動態監督信息化平臺”,著力提升監督精準度和穿透力。
“我們充分利用AI數據大算力,整合法務、審計、造價等第三方咨詢服務,對每個工程項目進行精準‘體檢’,評估項目風險,并針對問題對項目進行實地督查督辦……”磨丁—磨憨合作區紀檢監察工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采取“數據歸集——預警分析——預警處置”的運行邏輯,通過大數據技術與重大項目建設的深度融合,打破時間、空間和人力的限制,將其易操作、易交互、多元化、智能化的優勢嵌入護航項目建設全過程中,實現發現問題精準化、提出建議精準化、整改評價精準化。截至目前,通過該平臺發出項目預警38條。
據悉,該平臺建設將根據磨憨建設發展的需要進行健全完善,著重從產業發展領域、中老合作等領域強化全流程監督、數字化監督,目前已在謀劃建立“征地拆遷、容錯報備、通關服務、營商護企、惠農民生、重點項目”六個板塊。
“我們將加快推進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試點開展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開發運用更多大數據監督分析比對模型,探索更有效的大數據監督方法路徑。同時,推進紀檢監察一體化工作平臺建設,打通數據壁壘,深入破解監督執紀執法難點、堵點問題。”昆明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