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呈先(左二)與年輕干部交流辦案經驗。毛小歡 攝
春節前夕,江西省余干縣紀委監委圓滿辦結了一起留置案件,在2個多月的時間里,專案組同志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直到完成移送的這一刻,大家才深深松了一口氣。除夕那天,專案組一位年輕干部拉著專案組負責人、余干縣紀委監委駐縣自然資源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李呈先的手激動地說:“這么長時間跟著你,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看著這些小伙子們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懂到堅定,李呈先打心眼里感到高興。
自2018年從余干縣檢察院轉隸到余干縣紀委監委,李呈先先后擔任第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縣紀委監委駐縣自然資源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等職務,先后參與辦理了該縣醫保、工程建設、糧食等多個領域的重要案件。他善于總結辦案經驗,既是單位的“紀法專才”,也是同事眼中的“辦案能手”,為凈化當地政治生態做出了突出貢獻。2022年9月,李呈先受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嘉獎。
抽絲剝繭,被侵吞的77萬元村集體資金被悉數追回
轉隸到余干縣紀委監委時,李呈先已經45歲。離開工作了20多年的工作崗位,來到全新而又陌生的領域,他有過彷徨,但沒有退縮。秉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信條,他在無數個夜晚補課“充電”,在一個又一個實戰中潛心琢磨,逐漸成長為既精通法律又熟悉黨紀的業務骨干。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侵害農民利益的腐敗問題深惡痛絕。”回想起辦理瑞洪鎮謝家村村干部侵占集體資金案,李呈先感觸頗深。
2018年5月,余干縣紀委監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謝家村多名村干部合謀侵吞集體資金。因該案涉案人員多、案情復雜,如果辦案措施不當,這些被舉報人就可能相互串供、訂立攻守同盟,甚至畏罪潛逃。因縣監委剛成立不久,對留置措施的使用比較謹慎,如何在不采取留置措施的情況下,快速查明案件事實、挽回集體損失,成為余干縣紀委監委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李呈先曾在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工作多年、具有查辦職務犯罪的工作經驗,于是,縣紀委監委決定由李呈先牽頭辦理此案。
“請組織放心,我一定高質量辦結這個案子。”李呈先立下“軍令狀”。他帶領同事們跑遍村組、鄉鎮、水利局等單位核實集體資金來源、審批及使用方式,抽絲剝繭,終于從一張票據中發現了謝家村11名村干部侵吞發包邊洲湖采砂款的證據。以此為切入點,李呈先有針對性地完善談話方案,對涉案村干部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勸導他們主動交代問題、配合組織調查、積極退還贓款、爭取寬大處理。
李呈先提醒大家:“談話就跟廚師掌勺一樣,得把握一定火候,如果操之過急,既容易給對方說謊的空間,又可能給下一步工作造成被動的局面。”每次談話前,他都會對被談話人的成長經歷、心理狀態、性格特點、犯錯輕重以及走上違紀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進行分析與預判,根據談話的不同階段,有的放矢進行紀法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
不久,謝家村11名村干部如實交代了違紀違法事實,案件取得重大突破。該案歷時一周,在沒有采取留置措施的情況下,順利辦結并移送司法機關,11名村干部均被開除黨籍,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六個月不等,其侵吞的77萬元被悉數追回。
聞令而動,徹查詐保騙保背后的腐敗問題
“紀檢監察工作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身處反腐敗斗爭的最前線,勇氣往往比智慧更重要。”在十幾年的辦案工作中,李呈先始終堅持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決同腐敗現象作堅決的斗爭。近6年來,他先后參與核查200余件問題線索,辦理70余起案件,追回違紀違法資金3000余萬元。
2018年,余干縣醫保報銷資金由往年的8300余萬元猛增到2億多元,種種跡象表明,這背后很可能存在違紀違法問題。縣紀委監委找縣醫保局原局長陳某談話了解情況,陳某拍著胸脯說自己絕對沒有問題,但每當談到關鍵問題就躲閃逃避,企圖蒙混過關。
“醫保資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一分一厘不容侵占。”余干縣委對徹查此案態度堅決,時任第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李呈先聞令而動、主動請纓。他帶領專案組全面梳理醫保資金的使用、撥付情況,縱向對比本縣醫保資金往年使用情況,橫向比對鄰縣醫保資金使用情況,發現本縣不少貧困戶、五保戶的醫保資金使用比往年翻了一番、甚至兩番,而且其在民營醫院的資金使用數額明顯高于鄰縣。
“這個情況很不尋常。”帶著疑問,李呈先帶領專案組一方面對陳某與民營醫院的經濟往來進行核查,另一方面走村串巷對使用醫保資金報銷的群眾進行實地摸排。一些群眾反映,他們根本沒有去民營醫院就醫,而是民營醫院有人給了他們好處,借用了其身份信息。“對于民營醫院的欺詐騙保行為,醫保局知不知情?有沒有相互勾結?”李呈先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很快,對民營醫院的核查工作也取得重要進展。核查發現,部分民營醫院為了在醫保資金審核、審批、撥付過程中獲得陳某幫助,經常給陳某送煙送酒送紅包。在陳某來者不拒的收錢收禮過程中,其對這些民營醫院的“關照”也愈演愈烈,與之相應的,國家醫保資金也在大量流失。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辦案人員把證據擺在陳某面前時,陳某對其違紀違法問題供認不諱。最終,陳某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克己奉公,把組織召喚作為前進的動力
“轉隸以來,他光主辦市縣的留置案件就有8件,此外還被省紀委監委抽調辦理多個專案,這6年時間里他基本上都在辦案點。”余干縣紀委監委案管室主任張智芳說。
2021年辦結余干縣糧食領域腐敗專案后,李呈先隨即被上饒市紀委監委抽調參與查辦上饒市糧食領域腐敗案。余干縣紀委監委領導考慮李呈先在專案上已連續工作近5個月,不忍心讓他繼續上專案。“辦理這方面的案件,我有經驗,我可以的,請組織放心!”簡簡單單一句話,充滿了對紀檢監察事業的無限熱愛。李呈先僅僅休息了一天,就趕往市紀委監委報到,一干又是近2個月。他與市紀委監委專案組同志一道,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作風,全身心投入一線,高效查處上饒市糧食領域腐敗案件,為全省同領域專項治理貢獻了力量。
2019年,被抽調到江西省紀委監委辦案期間,李呈先發現自己脖子前長了一個小腫塊,但因為工作忙一直沒有時間就醫,直到該腫塊長到了雞蛋大小。領導得知后,要求他立即停下手中工作、抓緊治療。術后10天,因為放心不下手里的工作任務,傷口還沒來得及拆線,他又回到了專案組。
平凡中的堅持,植根于內心的信仰。有朋友問李呈先:“你年齡這么大,也沒有當多大的官,長年在外辦案,有家顧不上,你圖個啥?”李呈先笑著回答:“作為黨的干部,就要不待揚鞭自奮蹄。組織召喚就是前進的動力,同事認可就是最好獎勵,我要趁自己還能做點事,就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干好。”(通訊員 王超 毛小歡 章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