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深入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企業了解相關惠企政策落實情況。楊怡曼 攝
今年春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半嶺村的村民格外開心,因為他們終于用上了“放心水”。見到前來回訪的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村民老高一邊擰開水龍頭接水,一邊高興地介紹:“自從改造了自來水設施,我們這里的自來水水量很穩定,春節也沒有停過水,我們再也不擔心吃水難了。”
去年下半年,有群眾通過“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反映半嶺村“吃水難”問題,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迅速組織力量實地了解情況,監督推動相關職能部門改造自來水設施,并新設制水點,嚴格落實管養責任,有效解決山村居民用水問題。
近年來,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政治監督,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2022年9月,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部門履職“在線”
“個別領導班子成員工作成績講得很足,責與廉講得不夠。”春節前,廈門市紀委委員何伯星在參加某單位領導班子述責述廉會議后,向該單位主要領導點對點反饋了意見建議。何伯星列席這場會議“有備而來”:會前梳理掌握日常監督情況,作為開展督導的參考;會中全程列席并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點評;會后督促該單位及時報送評議結果和整改方案,形成監督閉環。
邀請市紀委委員列席述責述廉會議,是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落實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一個創新舉措。“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關鍵在于‘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等‘關鍵少數’。”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高志偉說,要通過有效的制度機制推動黨委(黨組)形成主抓主管的意識,并對主體責任有清晰、準確的認識。
以落實述責述廉會議制度為抓手,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向各派駐(派出)機構制發工作提示,整合了在述責述廉會議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明確突出示范引領、會前把關、會中監督、監督閉環的要求,讓政治監督有的放矢。同時,廈門市紀委監委還選取了廈門國家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市發改委、廈門國貿控股集團等6家試點單位,邀請市紀委委員列席述責述廉會議,“以點帶面”進一步提升監督質效。
與此同時,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部署推進。該室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量身定制惠企政策落實監督方案,圍繞政策制定、宣傳、落實中的12類突出問題,開展推動惠企政策落實專項監督,對2020年以來出臺的政策進行全面復盤、梳理、完善,切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履職“在線”,不斷增強經營主體信心和獲得感。
2023年6月,廈門市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女士高興地向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反饋:“項目獎勵金已經撥付給我們,真是太感謝了!”此前,該企業通過廈門市紀委監委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反映,其成功引進企業來廈投資項目后,按規定申請項目獎勵金卻一直未能兌現。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隨即開展直查督辦,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兌現承諾,相關資金得以及時撥付。
抓實作風建設,糾治“四風”綿綿用力
春節期間,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干部洪藝芳點開“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對這樣的微信紅包說“不”!》的推文。“課堂選題緊跟形勢,還有紀法鏈接、案例解讀,對我們基層干部來說,更有實操性!”這也是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推出的第16期“作風微課堂”,點擊量逾2萬人次。
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如何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化風成俗?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以作風建設為引領,先后創新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正負面清單”,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月一主題”專題教育等,在綿綿用力中糾治“四風”、樹立新風。
違規吃喝、違規送禮、違規旅游……每月圍繞一個“小切口”選題,以講課稿的形式編印專題學習內容,深刻剖析案例,強化紀法解讀,同時配發專題PPT,分主題送紀上門、送紀入心。“我們針對一段時期以來部門和干部普遍關心、理解不透的問題,與時俱進調整選題,力求切口小,實用性強。”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蔡玉璽介紹,該室近期挑選了黨員干部普遍較為關注的“違規同城接待”問題,深入透徹進行解讀。
“一頓飯、一包煙、一瓶酒、一份禮品,這些小事小節隱藏著由風及腐、由風變腐的風險危害。”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對由風及腐現象保持高度警覺,梳理近年來全市國企“四風”問題典型案例,選定違規發放津補貼福利、違規吃喝等5類國企易發多發“四風”問題,指導全市36家市(區)屬國有企業部署開展專項整治,結合實際梳理適合本企業的“小切口”整治清單,“一企一‘藥方’”精準對癥下藥。去年以來,全市國企共發現各類問題129個,批評教育和處理120人,推動新增或修訂制度294項。
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在嚴管黨員干部的同時,注重容錯糾錯、關心愛護黨員干部。2023年4月,一份通報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中引發熱議,其中包括2個容錯糾錯典型案例、3個受處分干部影響期滿后提拔使用典型案例。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躺平式”干部得到警醒,讓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得到激勵,持續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回應群眾關切,推動解決急難愁盼
“您的急難愁盼,我會耐心傾聽!”“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黨風政風熱線輪值表,每個工作日上午9點至11點半,來自社會各界的市黨風政風監督員就會在崗接聽群眾來電,或通過微信公眾號全天候與群眾線上互動。
“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是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一張特別的監督名片。自2018年創立以來,“公眾號”風雨無阻、時時在線,公開征集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服務群眾過程中存在的作風問題線索,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直查督辦,推動職能部門落實整改,并在媒體公開曝光。僅2023年,“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就收集問題反映817條,經研判納入受理154條,已推動問題解決76條,問責追責17人。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還定期舉行“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開放日活動,讓更多群眾實地了解監督臺是什么、在做什么、可以為群眾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進一步發揮監督臺“點”的輻射作用。
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徹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以“小切口”整治“大民生”,依托“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在全市范圍內向群眾征集監督“選題”,通過開放式整治,讓監督整治工作真正“治”到群眾最需處。
拿著新辦理的第三代社保卡前往醫院就診,排了好久的隊,到了診室才發現新卡還得激活才能用,重新取號、排隊、激活,一上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這是廈門市民熊女士前不久遇到的煩心事。熊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與此同時,“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也陸續收到群眾反映:新換發的社會保障卡就診不便,重新激活費時費力,影響就醫體驗。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迅速將“新市民卡就診不便”納入整治范疇,聯合市衛健委、人社局等部門深入一線調研。很快,在廈門市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各職能部門打通堵點,對醫療機構系統改造升級,新舊卡芯片數據無縫對接,市民就醫可直接就診,既縮短了就醫時間,也提升了就醫體驗,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通訊員 李松榮 藍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