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赤水市紀委監委干部在某油茶基地了解惠農補貼發放情況。茍煉煒 攝
“感謝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我們夫妻倆的養老金終于拿到手了……”前不久,貴州省赤水市長期鎮鳳儀村被征地農民楊明查到養老金到賬信息后,給該市紀委監委辦公室打來感謝電話。
今年8月,赤水市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在長期鎮走訪時,一些應當享受養老金待遇的被征地農民反映其并沒有享受到該待遇。赤水市紀委監委迅速組織核查,在查處相關責任人的同時,向人社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其為應當享受養老金待遇的271戶997名被征地農民完成補繳手續,并補發養老金120余萬元。
人民群眾的痛點在哪里,正風肅紀反腐的焦點就在哪里。多年以來,赤水市紀委監委一直秉持執紀執法為民初心,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維護良好的政治生態,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9月,赤水市紀委監委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清淤除障,循線深挖徹查腐敗窩案
“走上今天這一步真不應該,我愧對組織多年的培養,愧對群眾的信任……”從一名領導干部淪為“階下囚”,赤水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原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張某某的聲聲懺悔發人深省。
2021年初,赤水市紀委監委對供銷系統某專項行動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監督,發現供銷社下屬企業賬目不清、管理混亂,社有資產有被侵占的風險。但是,這些企業到底有沒有資產流失,其背后是否存在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工作人員一時難以得出結論。
供銷系統組織成分多元、資產結構多樣,資產多、資源多、資金多、分社多、項目多,一旦發生腐敗問題,往往導致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經深入研判,赤水市紀委監委決定從摸清資產底數入手,全面梳理供銷系統“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社屬企業和社有資產經營管理、社有資產處置和擔保等基本情況。
“赤水市供銷社下屬某企業虛列支出套取社有資金,并私設‘小金庫’……”就在赤水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社屬企業實地了解資源、資產情況時,一個實名舉報電話打到了市紀委監委,循著舉報人提供的線索,赤水市紀委監委深入核查,發現時任供銷社“一把手”張某某存在違規入股下屬企業、變相受賄、監管缺失導致社有資產流失等多個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隨后,赤水市紀委監委成立專案組,并與公安、審計等部門溝通協作,以張某某案件的關聯人員和關鍵信息為突破口,挖出張某某的前任“一把手”袁某某以及班子成員、下屬企業管理人員腐敗窩案,27人受到嚴肅處理,張某某、袁某某等7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清淤除障,從以案促改著手,不久后,一場供銷系統的“大掃除”深入展開。赤水市紀委監委通過個案剖析,系統梳理供銷系統在管黨治黨、體制機制、資產管理、日常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向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推動供銷系統建立完善黨組議事決策、資產管理、財務管理、內部督查等9項制度。
點面結合,查處一案推動治理一域
為保障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赤水市紀委監委持續發力,下大力氣開展市屬國有企業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在專項整治過程中,赤水市紀委監委收到關于市屬國有企業鑫竹公司副總經理陳某的信訪舉報,反映陳某在工程項目建設上為他人提供幫助并收取好處費,線索具體,可查性很強。赤水市紀委監委迅速組織力量展開調查,很快查清陳某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巨額賄賂的違紀違法問題,最終陳某被開除黨籍、解除聘用合同,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在查處陳某案件的過程中,辦案人員從相關材料中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鑫竹公司及其下屬企業連續與同一家公司簽了5份融資咨詢業務協議書。
“一個多月時間里連續與同一家公司簽了5份融資咨詢業務協議書,協議評估內容多處重復,涉及的項目均未實際實施,這背后有沒有違紀違法問題?”辦案人員循線深挖,發現了鑫竹公司財務總監羅某某編造虛假融資咨詢服務協議書、套取企業資金等問題線索。
羅某某熟悉金融和財務專業知識,其貪腐手段經過所謂“融資產品”的包裝,變得更加隱蔽、復雜,增加了案件辦理難度。辦案人員用最快的速度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并聯合審計、財會部門對鑫竹公司近年來融資成本高、支付異常咨詢費的項目逐一過篩,從而查清了羅某某虛列支出套取企業資金、收受賄賂等多個違紀違法行為。
以查辦陳某、羅某某案件“破冰”“開路”,赤水市紀委監委對國企領域問題線索全面起底,相繼查處國企領域黨員干部34人,其中領導干部13人,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4人。
懲治是手段,治理是目的。赤水市紀委監委堅持“點上改”與“面上治”相結合,一體推進查案件、糾偏差、防風險,有針對性地向案發單位和行業監管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市委國企工委牽頭開展國企關鍵領域突出問題暨財經紀律專項檢查整治。與此同時,制作國企領域專題警示教育片,組織召開專題警示教育會議,增強標本兼治綜合效應。
為民紓困,確保惠農惠民政策落地見效
惠農惠民補貼資金跑冒滴漏,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啃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此,赤水市紀委監委下大力氣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今年4月,赤水市委第二巡察組在官渡鎮玉皇村走訪時,村民袁中海向巡察組抱怨道:“我的房子是委托村委會改造的,但效果不怎么好,不僅墻沒刷好,屋頂也沒翻修。”
巡察組隨即走訪了玉皇村其他6戶委托村委會進行危房改造的村民,發現這幾戶村民的危房改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背后很可能存在違紀違法問題。經過分析研判,巡察組將該情況作為邊巡邊移問題線索移交給市紀委監委。
赤水市紀委監委收到問題線索后,整合相關紀檢監察室和官渡鎮紀委人員力量,對玉皇村危房改造情況進一步核實。核查人員了解到,玉皇村有7戶村民因缺乏勞動力而委托村委會實施危房改造,施工方按照每戶7000元的工程量進行改造,比住建部門當年發放的每戶近1.2萬元的補助標準少了近5000元。
“這幾戶村委會組織實施的危房改造,為什么沒有按當年的補助標準施工,剩下的錢用到哪里去了?”核查人員找到玉皇村負責危房改造工作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何某某,詳細詢問玉皇村危房改造工程量“縮水”的原因。
“2023年的危房改造補助標準提高了,我想著群眾可能不知道,動工的時候便參照上一年度標準,按照每戶7000元的補助標準進行施工,把剩下的錢用于村里其他開支了……”眼看著紙包不住火,何某某道出了實情。赤水市紀委監委一方面嚴肅處理何某某,另一方面督促玉皇村村委會對涉及的7戶村民房屋進行補量改造,粉刷墻面、翻修屋頂,補齊工程量。
為保障各項惠農惠民政策落地見效,赤水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以“片區協作”“室組地”聯合監督辦案為抓手,貫通協同巡察、審計等監督力量,緊盯86項惠農惠民補助補貼資金管理使用開展專項監督,嚴肅查處優親厚友、弄虛作假、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突出問題,推動相關部門健全完善惠農惠民補貼審核發放工作機制,確保好政策真正惠及于農、惠及于民。(廖學琴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