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庭審現場變紀法課堂 敲響廉潔自律警鐘

發布時間:2024-01-26 09:20:18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在管理服務對象找借口給我送錢、送物的時候,我沒有想到黨紀、國法,而是讓貪念扭曲了是非,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庭審現場,楚雄市交通運輸局原副局長段某某當庭認罪悔罪。

近日,楚雄市交通運輸局原副局長段某某受賄案在楚雄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段某某有著22年工齡,擔任副科級領導干部10余年,負責過許多重點項目建設。然而,他卻辜負了組織的信任,與商人老板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利用職務便利幫助請托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賄賂。

為充分發揮案件庭審的警示震懾作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楚雄市紀委監委把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作為“活教材”,以庭審現場為“課堂”、以具體案件為“課本”,組織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市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重點行業部門160余名關鍵崗位干部到現場旁聽庭審,開展“零距離”現場教學。

在三個多小時的庭審過程中,從宣讀起訴書、法庭調查,到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都深度還原了段某某一步步突破底線、跨越紅線,走向違法犯罪深淵的墮落過程。在最后的陳述中,被告人段某某的一句句懺悔,猶如一聲聲警鐘,敲打著所有旁聽者的心靈,讓大家切身感受到法紀的威嚴和違紀違法帶來的慘痛教訓。

“段某某是我多年的同事,也是多年的領導,如今看到熟悉的‘身邊人’站上了被告席,帶給我的有痛心、有反思,但更多的是警醒、鞭策。”一名來自市交通運輸局的干部有感而發,并表示將時刻引以為鑒,提醒自己秉公辦事,嚴守紀律規矩。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警示教育課堂搬到庭審現場,是該市紀委監委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的措施之一。近年來,楚雄市紀委監委把加強警示教育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建設“清廉楚雄”的重要一環,通過建立常態化庭審警示教育機制,分層分級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分領域拍攝制作警示教育專題片、同級同類差異化開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警示教育,不斷提升警示教育的警示和震懾作用,讓警示教育成為黨員干部的“防病良藥”。2023年以來,全市分層分級召開警示教育大會350余場次,組織干部職工到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4500余人次,分層分類組織旁聽庭審3場次。

與此同時,該市還堅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在督促案發單位從嚴從實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案促改大會,深入剖析發生違紀違法案件原因的基礎上,聚焦案件查辦發現的監管漏洞、制度漏洞及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積極促進系統施治,切實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黃永美  徐天芳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