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區:開展專項治理 護航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26 09:48:08   來源:曲靖市紀委監委

“白水鎮小唐社區集體經濟收入73萬元,較2022年增加43萬元,同比增長140%。”

“專項治理發現的集體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資產租賃合同不完備等61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一串串數據正是沾益區持續開展農村經濟專業合作社運行情況專項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縮影。

農村經濟專業合作社管理運行是否順暢,不僅關系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而且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去年以來,沾益區紀委監委緊盯農村集體資金使用、集體資產管理、集體資源流轉、村級民生工程項目建設等重點,通過檢查臺賬、實地查看、入戶走訪等方式,對全區11個鄉鎮(街道)135個村(社區)近三年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和專項治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疏通集體資產增收“源頭活水”。

“大額集體資金使用如何審批?”“合作社的財務收支情況在哪里公示?”專項治理中,該區紀委監委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組建工作專班,采取“村級自查+鄉鎮核查+專項檢查”的方式,全面清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底數,做到情況清、問題實、底數明。

專項治理發現的61個問題,工作專班集中分析研判、分類處置,建立問題整改清單,逐條規范移交給職能部門牽頭整改,明確整改責任、整改期限,嚴格跟蹤督辦。涉及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由區紀委監委提級辦理。

針對“村級工程項目招標、產權交易程序不規范”“專業合作社資金與集體資金交叉管理”等共性問題,區紀委監委督促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舉一反三查找制度制定不合理、解釋不到位、修訂不及時等問題,及時補齊短板,堵塞監管漏洞,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村級財務收支審計、村級合同合規性清查等系列內控制度,推動農村集體“三資”以及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常態長效,確保各項集體收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及于民。

“我們將開展‘回頭看’,緊盯資金管理使用等重點環節強化監督檢查,持續鞏固深化專項治理成果,讓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更健康更有活力。”沾益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張路平 周瞳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