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織牢“三資”監督網 護好集體“錢袋子”

發布時間:2024-04-08 09:06:17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木桿鎮木桿村黨總支原書記袁某因利用職務便利套取村集體經濟資金,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受到開除黨籍處分,違紀款予以收繳。”

“翠華鎮興隆村原黨委書記、主任張某某挪用農戶農業保險,侵害群眾利益,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款予以追繳。”

……

日前,大關縣紀委監委通報了多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腐敗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村集體“三資”管理一直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焦點,也是容易滋生腐敗的“溫床”。為進一步破解村集體“三資”管理腐敗和不正之風,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能定位,緊盯村(社區)集體經濟公司管理制度、運營狀況、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重點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持續織牢基層“小微權力”監督網,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

該縣紀委監委持續深化“1+1+1+N”聯合監督機制,統籌“室組地”監督資源,不定期組建聯合監督檢查組,通過查閱臺賬、實地查看、入戶走訪的方式,深入村(社區)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整治村干部違規承攬工程、違規套取項目資金、私設“小金庫”、違規出讓甚至侵占搶占農村集體資源等問題。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強化村級監督力量,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級監察信息聯絡員“前哨”作用,聚焦“三資”管理開展日常監督,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此外,還聘請陽光監督員協同監督,著力擴大監督輻射覆蓋面,確保監督全覆蓋、無死角。

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監督檢查組及時梳理,根據整改難易程度,實行分類處理,能立行立改的現場督促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個性問題,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實行限期銷號整改,共性問題則及時向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主管部門進行反饋,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主管部門強化管理,指導所轄村(社區)村級集體公司建章立制,完善“三資”管理制度,從程序上杜絕村集體“三資”管理腐敗和不正之風。

據悉,自去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針對鄉村振興領域,共開展專項監督檢查11次,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8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9人次,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人次。

“要強化村級‘微權力’監督,把‘三資’臺賬做成‘明白賬’‘放心賬’。”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完善監督方式,強化監督執紀力度,聚焦村集體資金使用、集體資源管理等“三資”關鍵環節,嚴肅查處無視群眾訴求,漠視集體利益的“蠅貪蟻腐”,著力扎緊村集體“錢袋子”,守好群眾“家底子”。(朋燦 || 責任編輯  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