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一生清貧:急人民之所急,無半點私心……”
“晉代人吳隱之不懼飲‘貪泉’,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
春意濃濃,散步在保山市昌寧縣的茶韻公園里,家長牽著小朋友一邊品味著廉潔小故事,一邊欣賞著黃燦燦的油菜花與綠油油的麥田交織出的田園畫卷。輕風拂過,一陣陣“廉風”沁人心脾。
近年來,昌寧縣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積極探索“旅游”和“廉潔”元素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助推清廉建設與景區內涵式發展有機融合,將清廉文化建設與景區生態文明、景區秩序管理整治相結合,多措并舉推進清廉景區建設,營造濃厚的清廉文化氛圍,讓游客在“一路清風”中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該縣堅持寓教于游、以景述廉,深入挖掘景區所蘊含的“清廉基因”,通過楹聯、刻石、標牌等應景方式將清廉因子物化、活化,成功打造了新城紅色教育基地、右甸河景區等一批集旅游、休閑、教育為一體的清廉旅游景點。
厚植清廉根基,該縣以清廉村居、公園廣場、美麗庭院為載體,通過把廉潔元素融入群眾日常見得到、時時用得著的文化場所當中,將清廉景觀有機融入村居建設、庭院美化之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呈現和傳播,讓“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價值理念春風化雨、浸潤人心,讓廉潔文化涵養出鄉村文明新風氣。大田壩鎮灣崗村在天堂書院建設清廉驛站,設置廉潔書角,展示廉潔書畫作品,將其作為廉潔文化互動交流的陣地,在無形之中讓廉潔文化浸潤人心。勐統鎮板家寨村以打造“云霧茶海”清廉園、規范小微權力等內容為抓手,將清廉元素融入其中,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廉政宣傳展牌與秀麗的風景交相輝映,讓干部群眾在休閑娛樂中感受到濃濃的廉潔文化。
同時,該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昌寧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廉潔基因和豐富內涵,創作推出《遷徙》《阿奶的茶》等一批反映各族同胞手足相親、民族團結、守望相助的紀錄片、宣傳片,引導干部群眾不斷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廉潔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接下來,昌寧縣紀委監委持續推動清廉云南建設昌寧行動,將景區建設與優化旅游環境、凈化行業生態、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有機融合,讓風清氣正的行業新風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交相輝映,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建榮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