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集體收入和支出明細,每個月都會由社區紀檢委員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比如春節發給困難戶多少錢、獎勵考上大學的學生多少錢,我們也都一清二楚,對干部也更信任了。”近日,元江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澧江街道南灑社區就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情況開展走訪活動時,群眾對于社區紀檢委員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為健全基層監督體系,破解村級監督難題,元江縣以打造清廉社區建設示范點為抓手,實行由村紀檢委員兼任監察信息員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三員合一”充分發揮村紀檢委員“監督員、信息員、宣傳員”作用,強化基層小微權力監督。
選優配強基層監督力量是基層監督的關鍵。元江縣村級“三員”按照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敢于斗爭、經驗豐富的標準進行增配、調整。制定出臺《元江縣村(社區)紀檢委員管理辦法(試行)》及《元江縣村(社區)紀檢委員考核辦法(試行)》,對村(社區)紀檢委員的資格條件、主要職責、教育培訓、管理考核及監督管理等做具體、詳細的規定,并在宣傳教育、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盡職報告等方面提出工作量化考核標準,通過剛性制度進一步激發村級紀檢委員的工作活力和監督效力。目前,已配齊全縣80個村級紀檢委員隊伍。
為便于村級紀檢委員履行職責,該縣紀委監委印發《村級紀檢委員履責清單》,明確將落實上級決策部署、鄉村振興項目、“三資”管理事項、干部作風等方面情況列為村級監督重點事項,實現村級監督內容清單化、具體化,讓村級監督專員“照單監督”,推動精準發現問題,提升日常監督效能。
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鄉鎮紀委和全縣80名村紀檢委員作用,通過訪村入戶走訪調研、民主測評、受理信訪舉報等形式,收集問題線索。針對各村“三資”管理不規范、監督存在漏洞的現狀,整合縣鎮村“三級聯動”監督力量,采取“聯動+交叉”模式,派出7個監督檢查組,重點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農村“三務”公開等6個方面開展監督檢查,壓實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為了解決部分村級紀檢委員不會監督的現狀,該縣紀委監委結合實際梳理整合村(社區)紀檢委員職責權限清單,制定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事項流程圖》,梳理村級“權力清單”8大類32項,繪制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32張,讓政策全面公開、干部照圖用權、群眾全程監督,確保監督觸角直達“神經末梢”。
此外,推行鄉鎮(街道)紀(工)委委員分片包村制度,每個鄉鎮(街道)劃分成若干片區,由每名鄉鎮(街道)紀(工)委委員負責聯系包保片區內的2至3個行政村,定期對村紀檢委員進行現場教學,并明確閉環管理、考核體系、激勵保障等多方面制度。2023年以來,全縣各村級紀檢委員參與監督檢查311次,主動發現問題125個、問題線索5件,立案4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0個,有效發揮了監督“前哨”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村級監督工作的開展情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清單內容,通過入戶走訪、線上收集等方式,主動收集問題線索和群眾意見,確保紀檢監督工作重心移向哪里,一個個‘移動探頭’就緊盯到哪里。”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楊靜嫻 盧瀅吉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