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因地制宜 讓清廉村居更有活力

發布時間:2024-09-19 09:02:53   來源:保山市紀委監委

壩派自然村是傣族聚居的村寨,世代靠石而建、依水而居。走進壩派,翠綠的芭蕉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承載著廉潔寓意的簸箕畫沿路講述著這個傣族村寨的廉文化傳承。

近年來,騰沖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村寨自然資源特色和人文景觀優勢,圍繞“政”之興、“蓮”之韻、“梅”之骨、“茶”之道等不同主題,統籌“點題”、分步推進、具象呈現。同時,聚焦常態化“清廉機制”建設,在村務公開中體現陽光、在積分兌換中突顯公平、在廉潔浸潤中聚焦家風,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因子釋放巨大動能。

“中營村因房前屋后均種植梅樹,所以也叫梅花村。我們緊扣‘梅’這一廉政文化元素,通過開設‘水書梅廉’‘梅韻講堂’等‘梅廉’教育機制,以一年一度的‘梅花節’為契機,讓廉潔文化和鄉村旅游碰撞出‘火花’,提升‘梅廉中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該市中和鎮中營村黨總支書記說道。

為讓廉潔文化傳播從可觀到可感,該市紀委監委在清廉村居中積極推廣“志愿服務+廉潔文化”活動機制,結合邊境氣候寒冷喜歡“圍火聊天”的特點,打造“廉潔火塘會”;依托傣族村民喜歡唱山歌的特點,打造“清廉山歌會”;突出搬遷點群眾發展庭院經濟的特點,打造“清廉院壩講堂”等,讓廉潔文化陣地流動起來。從聽宣講到聽故事,從室內學習到室外參觀,不拘形式、不拘地點、不拘時間,將上墻的家風家教、廉潔故事通過社區志愿者生動地講解,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在流動的廉潔文化陣地上向群眾傳播厚德養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蕩等廉潔思想。

聽,那邊田間正傳來陣陣歌聲:“壩派是個好地方,山美水美潤心房。你不偷我不搶,家家都有好兒郎。出門當官民為重,兩袖清風把家還……”

清廉村居建設除了載體展示,更重要的是將廉潔之風融入班子建設、干部教育、村務管理、民風涵養的方方面面。

該市全力推進村委會“三重一大”“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制度落實和“三務”公開的深度、廣度,將“陽光”延伸到村級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玉璧社區實施“正本清源”工程,制定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將村級事務“清單化”“流程化”,進一步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壩派村健全財務交叉監督檢查管理機制,根據實際需要,邀請其他村的“村級陽光監督員”,對合作社中的財務進行監督,筑牢村集體資金使用安全底線,讓“廉潔陽光”照亮產業發展路。

“村務明,則群眾安;村居廉,則鄉村興。我們將持續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在建立常態化清廉機制上下功夫,打造更具騰沖辨識度的清廉村居樣板,用清廉村居的活力激發鄉村振興的動力。”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張珍珍 曾紅梅 || 責任編輯 黎鴻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