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微播報推動廉潔文化“聲”入人心

發布時間:2024-08-13 10:23:45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這個播報內容好,每天在家里就可以聽到紀法小故事,了解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

“播報講清楚了監督的內容和范圍,公開舉報的渠道,方便群眾監督。”

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崇廉尚潔、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彌勒市紀委監委聯合市融媒體中心利用全市1725個應急廣播推出“廉潔之聲”微播報欄目。每天18時10分準時開播,時長為6分鐘,覆蓋149個村(社區)1170個村(居)民小組。欄目將廉潔文化與廣播藝術相融合,立體的視聽體驗產生強烈的“代入感”,通過聲音元素和解說的巧妙結合,實現了多場景、跨地域的時空設置創新,讓廉潔文化“聲”入人心。

如何把廉潔文化融入到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之中,近年來,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廉潔文化宣傳途徑,多維度傳播“廉潔聲音”,針對農村實際,把惠農惠民政策、《云南少數民族廉潔文化知與踐》《信訪舉報正確表達》等編成既有故事情節又接地氣的段子,吹開鄉土文化“廉”花。

“每天的‘廉潔之聲’,讓我們知道了可以享受哪些惠民政策,也學習到了別人怎么管家治家,還讓我們曉得哪些事情可以監督村里。現在,聽廣播、議村務、齊監督成了村民的一個保留節目”。虹溪鎮招北村村民王福才為微播報點贊。

為把“廉潔之聲”微播報欄目辦得更具有時代感和土言土語的味道,該市紀委監委還邀請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的余林,用民間最喜歡的話語方式為村民講解“讀心式調解法”,達到趣在其中,理由趣明,為社會治理貢獻積極力量;邀請“全省最美家庭”梁剛用村民樂于接受的話語體系進行“好家風”分享,通過對比,把正反、好壞、得失、美丑等相反的兩極強化凸顯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讓群眾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與此同時,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對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整理收集,創作推廣一批膾炙人口、通俗易懂的少數民族廉潔歌調、廉潔故事和“阿細跳月清廉說”等文化作品,讓廉潔文化更接地氣、觸人心,應急廣播成了傳廉、唱廉的利器,奏出了一曲養“廉心”、鑄“廉魂”、正“廉氣”、融“廉意”、踐“廉行”的“協奏曲”。

“推出微廣播欄目,有效增強了農村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紀法意識和監督意識,也是豐富宣傳內容的一次生動實踐,更是提升群眾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載體。”彌勒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不斷創新播報形式、豐富廣播內容,打造具有彌勒特色的廉潔廣播品牌,全力營造“守廉、崇廉、倡廉、尚廉”的良好風尚和濃厚氛圍。(李懷華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