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要敢于發聲,敢于監督,堅決反對、制止不符合規定的資金支出。”
“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及時、詳細公開,讓群眾清楚知道村里做了什么事情、用了多少錢,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
近日,在羅平縣臘山街道組織的跨村協作交叉監督檢查工作經驗交流會上,9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紛紛暢談感想。
長期以來,“村級事務繁雜,監督沒有頭緒”“都是熟人,抹不開面子”等種種難題是基層監督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對此,羅平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監督向基層延伸的有效途徑,整合鎮、村(社區)監督力量,在臘山街道開展跨村協作交叉監督檢查試點工作,著力打破原有“本村監督委員會只監督本村”的情況,推動監督在“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實。
在縣紀委監委的指導下,臘山街道紀工委以“地域相鄰、協作方便”為原則,制定《臘山街道村(居)委會監督分片協作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街道紀工委+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的聯動監督機制,將9個村(居)委會劃分為3個協作片區,采用“A查B”“B查C”“C查A”的“循環推磨形式”開展交叉監督檢查,破解村(社區)監督力量分散、人情干擾多等問題。
在具體工作中,該縣建立以縣紀委監委統籌指導、街道紀工委全面負責、村級監督力量具體實施的三級聯合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村級小微權力運行、重大事項決策、工程建設、“三務”公開、惠民資金和政策落實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靶向監督”。
“開展交叉監督檢查,既破解了基層熟人社會監督難的問題,又整合發揮了村級監督資源的潛能。”臘山街道第一協作小組組長表示,通過跨村協作交叉監督,能推動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激活村級監督活力。
為確保“協作區”交叉監督精準高效,在開展監督檢查前,由街道紀工委指導各協作區結合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目的性以及側重點的交叉監督方案,劃定監督范圍、規范監督流程。
同時,臘山街道還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通過面對面教學、手把手指導,讓村級監督人員真正掌握“查”“問”“聽”“訪”等實用監督檢查方式,避免因業務不精、“本領恐慌”導致無從下手。
臘山街道紀工委建立村務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匯總反饋、限期整改落實、定期跟蹤問效的閉環工作機制,針對跨村協作交叉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能夠立即整改的當場反饋督促整改,不能當場整改的,則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及整改責任人等,實時跟蹤督辦。截至目前,臘山街道已開展交叉監督檢查4輪次,發現問題90余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2人。(佟國進 楊蓉蓉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