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監督護航鄉村振興產業好“錢”景

發布時間:2024-11-22 09:12:58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秋風送爽,碩果累累。走進巧家縣馬樹鎮食用菌種植基地,一壟壟密密麻麻的赤松茸“嶄露頭角”,探出了紅褐色的“小腦袋”和白色的菌柄,肥美鮮嫩、色澤誘人。農戶們有條不紊地采摘、擺放、分揀、裝箱、運送,大家分工有序、配合默契,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老鄉,今年收益怎么樣?”“我今年租了5畝地種植赤松茸,種植50天就可以采摘,可以連續采收6個月,每天產量300斤左右,預計收入7萬元……”近期,馬樹鎮紀委工作人員到食用菌種植基地開展實地走訪,深入了解產業發展及群眾受益情況,馬樹社區的居民卜大哥開心地說道。

巧家縣擁有林地面積318.57萬畝,林下菌產業發展空間大、條件優。馬樹鎮森林覆蓋率達47%,坐擁昭通市最大的國有林場,是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天然“溫床”。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巧家縣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探索培育食用菌種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技人員是否來指導種植、講解采摘注意事項,面對降溫天氣有哪些防范措施,棚內溫度有沒有監控記錄?”巧家縣紀委監委聚焦食用菌產業項目是否有序推進、保育促繁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等方面,深入種植基地監督調研,以監督助力小小菌菇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群眾關注點在哪里、監督重點就跟到哪里。為守護好群眾增收致富新的經濟增長點,巧家縣紀委監委“室組地”聯動多點發力,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選準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小切口”,以“四不兩直”方式奔赴基地一線、相關部門、市場,緊盯項目實施、土地流轉、農資供應、用地用電用水、農業技術服務、物流運輸、產品銷售等各方面,開展一線監督、蹲點調研,深入了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職能部門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以監督“硬舉措”保障特色產業健康發展。

在該縣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巧家縣積極探索規?;嘤J?,已成功試驗種植4個品種,今年又引進貴州黔創山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駐巧家,承接運營食用菌5000畝種植基地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和330畝大棚食用菌種植項目,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了集中研發、培育菌種、基質加工、種植技術指導、商品菌分揀包裝、訂單回收、銷售“產工銷”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條。

“目前食用菌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很好,后續我們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并帶動更多群眾參與種植。”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實現產量615噸,產值達1020余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鄉村振興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實施背后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深入產業項目一線督導檢查建設落實情況,以強有力的監督賦能鄉村振興產業好‘錢’景,助力巧家經濟發展。”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羅榮梅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