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勁吹萬象新——云南紀檢監察機關心懷“國之大者”,聚焦“民之所盼”,以實干擔當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

發布時間:2024-10-01 16:08:37   來源:云南法制報紀檢監察周刊

新征程再出發。

今年來,云南紀檢監察機關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忠誠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自覺融入和服務改革大局,忠誠履職、強化監督,確保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江城縣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政治監督“護航行動”,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深做實做細政治監督,以清廉之風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整董鎮向傣族群眾了解相關情況。通訊員 沈雷

1

助推民族事業向上向好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寄予深切關懷和諄諄囑托。省委書記王寧到普洱市寧洱縣向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及廣大干部群眾宣讀回信,與大家共同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并對全省貫徹落實提出要求。

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是黨中央著眼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大局和云南突出特點,對云南民族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今年來,普洱市紀委監委將高質量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細化政治監督路徑,壓實黨委(黨組)政治責任,確保黨的領導貫穿示范區創建始終,并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和推動普洱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高標準推進示范區建設。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納入意識形態監督重點,強化“四個與共”和“五個認同”理念。比如,寧洱縣各級部門主動作為,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黨的民族理論政策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主題黨日及“三會一課”中,并成立多類型宣講團,通過分層次、分類別的宣講方式,每年向超過10萬名干部群眾傳遞具體、生動、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容。孟連縣紀委監委積極發揮監督保障與執行促進作用,推動全縣將“賓弄賽嗨”這一少數民族雜居村寨的傳統活動,創新性地發展成為促進族際交流、增進群眾交往、鼓勵互幫互助以及實現和諧發展的民族團結工作機制。

翻開普洱市的民族團結進步歷史,涌現出的是一批批民族團結進步典型,帶來的是一曲曲普洱各族群眾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贊歌。普洱全市有3個縣、2個單位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示范單位,4個縣、283個單位創建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示范單位。

在大理州,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將“高質量推進民族團結示范區建設”作為政治監督“護航行動”的核心內容,加強對民族政策在建議、制定、宣介、執行等環節的監督,并嚴明政治紀律與規矩,推動各級切實肩負起政治責任,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工作主線,全力推進“蒼洱處處石榴紅”“枝繁干壯”及“潤土培根”等工程,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的升級版。

同時,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發現項目推進難、推進慢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吃拿卡要等違紀違法問題,及時運用約談提醒、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紀檢監察建議書,問題線索移送處置等措施,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有力有效推動項目落實。

在迪慶州,全州將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維護民族團結進步視為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以及各民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比如,利用雙向交流、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等方式,深入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加強東西部協作教育幫扶,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并在旅游產品和業態創新中融入加強民族團結等內容。

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貫徹落實到紀檢監察工作全方位、各環節,堅持從政治上看民族工作,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問題、壓實責任、深入檢查抓監督。通過開展“四訪”活動,變被動上訪為主動下訪,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廣泛傾聽收集群眾呼聲,扎實推動民生問題解決,用心用情用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值得一提的是,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迪慶州紀檢監察機關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組織開展“穿民族服裝、講民族故事、促民族團結”等主題黨日活動,弘揚民族文化,講述民族團結故事,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民族自信以及自豪感和責任感。

昆明市宜良縣紀委監委利用派駐機構的“探頭”與“前哨”功能,與駐地部門多維度聯動,督促各部門實施“旅游+民族團結進步”“綠美+民族團結進步”以及“文化+民族團結進步”等行動,認真執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項計劃”,增強全縣各行業、各領域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2

用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為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扛穩監督責任,忠誠履職盡責,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主動出擊找線索、強監督,全力護航民生、保障民利。

“市場提供的用工信息是否真實可靠?你對就業幫扶的政策是否了解?”日前,昆明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組長王維走進昆明市南壩人力資源市場,就市場提供的用工信息真實性及就業幫扶政策了解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就業作為民生之基,昆明市歷來重視,紀委監委更是肩負起監督重任,聚焦人力資源行業服務活動的依法規范與政策落實程度,通過深入基層、前置監督關口,確保就業穩定。全市還以維護農民工勞動權益為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將監督執紀力量置于欠薪治理的前線,實施靠前監督、精準監督。

針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信息發布真實性、收費管理等,開展多種形式如“突擊式”“地毯式”“拉網式”的監督檢查。對于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加強分析并深入挖掘影響工資保障執行的主要因素,通過走訪調研人社、住建、信訪等重點部門,以及發出紀檢監察建議等手段,推動主要責任部門建立健全制度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流程均有明確落實,以實際行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監督成效。

臨近國慶節,紅河州彌勒市紀委監委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陳衛蘭接到某企業打來的報喜電話,告知已成功領取不動產權證,而這已經是當月第17本由企業順利辦理的不動產權證。

8月初,陳衛蘭與同事在企業一線走訪時,發現不動產權證辦證難成為各大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拖延現象也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焦慮。隨后,該市紀委監委迅速建立由分管副書記牽頭、常委(委員)督辦、紀檢監察組專項監督的責任鏈條,實施周報告、月調度、季檢查的工作機制,督促市自然資源局作為牽頭部門,為企業開通了綠色通道。通過“化存量”與“防增量”并舉的策略,切實解決了企業面臨的登記難、辦證難問題,及時解決了企業的煩心事。

面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回訪,昆明市祿勸縣的芒果種植戶張大爺滿心歡喜地表示,多虧了他們的幫助,缺水與病蟲害防治問題均已得到解決,眼前的芒果種植地綠意盎然,為增收致富帶來了希望。

不久前,當烏東德鎮的芒果進入豐果期時,鎮紀委書記在新村芒果種植基地走訪時發現,芒果灌溉用水短缺及病蟲害防治是農戶迫切關注的問題。為此,督促鎮水管站對芒果種植區域的灌溉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及時修復破損、斷接的管道,同時指定專人負責管道設施的定期管理與維護,切實保障灌溉用水的儲水與供應。

國慶前夕,昭通市彝良縣同樣上演了溫暖的一幕。

“我反映后2個小時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這還是第一次。”拿到工錢的朱大哥迫不及待地撥通了昭通市彝良縣委第一巡察組的電話。

解決好農民工欠薪問題,一直是彝良縣紀委監委“點題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該縣紀委監委以專項整治“安薪行動”為契機,部門聯動,按季度進行例行巡查、檢查,對在建工程項目強化監督檢查,排查梳理欠薪隱患清單,及時督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施工企業限期化解、限期處置。近年來,彝良縣紀委監委已監督推動相關部門為2199名農民工追回薪酬2752萬余元。

3

“強監管”與“促發展”并重

把監督挺在第一線,確保政策落實、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都在有效監督之下,是紀檢監察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秋日的清晨,陽光穿透薄霧,照亮了翠綠的竹林與河中自在游弋的魚兒。昭通市威信縣紀委監委駐縣住建局紀檢監察組正在對苦豬河的重點流域開展常規監督,監督重點是上游污水處理設備的運作與河長職責的履行。

為實現守護“一河清水出云南”的目標,鎮雄縣與威信縣共同發起了“水域革命”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專項監督行動。兩縣根據區域劃分,建立了網格監督組,實施“班子成員+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鄉鎮紀委”的協同監督機制。監督組依據工作清單,對轄區內的江河湖泊進行詳盡的生態環境問題檢查,力求消除保護治理中的障礙,緩解痛點、克服難點。

通過嚴格的監督與問責機制,整合有關行業部門力量,集中開展暗訪督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問效,實現對水里、岸邊、空中“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管全覆蓋。同時,日益完善赤水河流域其他跨區域協同保護和聯合執法機制,推動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長治常效,確保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十年禁漁”政策得到有效執行,為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紀律基礎。

在保山市昌寧縣,雞飛鎮扁木村溝寨溝坡在國慶節前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這一變化得益于廉情監測員老畢的倡議和村民的積極響應。當地紀委監委強力監督并推動環境改善,通過籌集資金和勞動力,硬化道路,建設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極大提升了村民的居住條件。

在環境整治過程中,昌寧縣紀委監委注重細節,強調實效,堅持上下聯動,常態化監督執紀問責。強化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并與環保、住建等部門緊密合作,形成監督合力,確保環境整治項目的合規性。

同時,昌寧縣注重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的相互促進,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生態畜牧業等高附加值產業,并開發特色旅游項目和農產品,帶動村民就近就業,促進地方農產品銷售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這種良性循環既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

為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該縣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廉潔書屋等活動陣地,廣泛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廉潔文化講堂等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使廉潔文化深入人心,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了良好氛圍。

在臨滄市滄源縣班洪鄉,鄉紀委書記楊建忠在一次日常走訪群眾中,得知班洪村下班壩自然村的李志強家面臨困境。李志強長期生病,家中兩個孩子正在上學,每年的醫藥費和學費開支龐大,經濟重擔幾乎全落在妻子一人肩上,生活十分艱難。

了解這一情況后,楊建忠迅速向鄉黨委匯報,在其監督推動下,相關部門及時為李志強家庭辦理了低保金申領手續。如今,李志強家每月都能領到低保金,有效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

“身為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我肩負著雙重使命。”楊建忠表示,既要與村民并肩作戰,共同守護邊疆的每一寸神圣土地;也要全心全意、不遺余力地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不論是在監督執紀的前沿,還是在審查調查的第一線,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初心,用扎實的工作踐行使命,憑借著滿腔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共同奏響了對祖國忠誠的頌歌。他們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和過硬的專業技能,毅然決然地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重任,以忠誠、干凈、擔當的精神風貌,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紀檢監察人的初心與使命。

(汪波  易盛芳  楊洋  楊萍  楊艷  崔寒  吳曉松  廖翌含  楊紫童  徐守菊  譚文萍  張正敏  李蘭  段青源  張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