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事實 正士氣 促擔當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推動澄清正名行動走深走實

發布時間:2024-10-15 16:03:46   來源:云南法制報紀檢監察周刊

今年以來,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省委縱深推進清廉云南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關于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有關要求,通過實施澄清正名與誣告陷害行為查處的“組合策略”,及時為遭受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對誣告陷害者采取嚴厲措施,及時“亮劍”,不斷釋放鼓勵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信號。

始終遵循“三個區分開來”原則,根據誣告陷害行為的具體事實和后果,依法依規給予精準有力的處理。旗幟鮮明地支持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干部,為干事創業者提供堅實的后盾,讓其安心工作。

引導群眾通過正規渠道如實反映信訪舉報問題,用心用情做好群眾信訪舉報工作。堅持交辦、督辦、查辦并行,確保信訪舉報得到及時有效處理,積極回應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對于受到不實或惡意舉報的黨員干部,采取合理方式及時澄清正名,消除負面影響,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敢于作為。

個舊市紀委監委常態化、規范化推進澄清正名行動,強化全過程評估,積極為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正名,持續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在市政府辦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公開澄清正名,讓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通訊員 楊穎

守正創新 扎實推進 澄清正名為干部撐腰鼓勁

“經核查確認,關于畢某違規接受施工方安排旅游的指控并不屬實。”近日,昆明市嵩明縣紀委監委在嵩陽街道木作社區召開的澄清正名大會上,公開為某村民小組組長澄清事實。

不久前,嵩明縣紀委監委接到一起來自群眾的實名舉報稱,畢某在負責小組公益園建設工程及辦公樓等項目期間,存在違規接受施工方安排旅游的問題。根據屬地管理原則,該案交由嵩陽街道紀工委處理。隨后,調查組通過與相關人員及當事人談話、仔細查閱工程項目相關資料、調閱資金流水記錄等方式,對舉報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和調查核實。最終,通過調查,嵩明縣紀委監委確認畢某違規接受施工方安排旅游的指控實屬于誤告,舉報反映問題失實,并對相關失實檢舉控告進行了公開澄清正名。這是昆明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原則,是積極踐行“三個區分開來”,并將其具體化、規范化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昆明市紀檢監察機關注重將澄清正名與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工作一體推進,通過開展“澄清正名激勵擔當作為”專項行動,健全完善與公安、信訪等部門協作配合機制及針對惡意舉報、誣告陷害的紀法責任追究工作機制。據統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今年已為242名干部(黨員)、24個單位開展不實舉報澄清正名。同時,昆明市還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探索制定《關于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為黨員干部澄清正名的暫行辦法》,對澄清正名工作進行規范,對查處、澄清的范圍、重點、方法、程序和要求進行細化,為澄清正名提供了基本遵循。

澄清正名不是簡單的一紙公文、一場會議。昆明市呈貢區紀委監委在澄清正名事前、事中、事后下足功夫,啟動澄清正名前,經信訪、案管、案審、承辦部門進行集中復盤,制定“量體裁衣”的實施方案,并經嚴格審核后進行澄清,既督促黨員干部依規依紀依法履職,又旗幟鮮明為實干者撐腰鼓勁。

“澄清正名并非‘一澄了之’。”昆明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澄清正名工作始終,推出“暖心回訪套餐”,做實為清白擔當者鼓勁的“后半篇文章”,引導澄清對象放下思想包袱。加強與澄清對象所在單位“一把手”溝通,及時了解澄清對象工作表現、思想動態等,根據需要適時開展回訪,鞏固澄清正名工作效果。

官渡區紀委監委構建了常態化澄清正名行動機制,對核查后認定為失實且需澄清的情況,通過集體研判和綜合考量,靈活采取會議、書面及當面澄清等方式,有效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積極探索建立澄清后的跟蹤管理,適時進行談心、談話,從側面了解澄清對象的思想狀況與工作實績,確保澄清正名行動不流于形式。

祿勸縣紀委監委為充分鞏固澄清正名的效果,對澄清對象及時開展回訪活動,跟蹤了解相關干部思想動態、工作表現,督促所在單位加強正面引導,激勵黨員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放開手腳、專心工作。

尋甸縣紀委監委認真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建立暖心回訪機制,通過電話訪談、實地走訪等方式,加強對澄清正名工作跟蹤問效,堅持把澄清正名納入監督執紀執法工作統一安排部署,確保澄清正名行動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容錯糾錯 激勵擔當 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感謝組織為我澄清正名,今后我將繼續踏實工作為民辦事。”在保山市昌寧縣溫泉鎮一場澄清正名會上,被澄清對象、松山村黨支部書記劉某激動地說。這是保山市紀檢監察機關按照《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工作實施細則》《保山市紀檢監察機關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檢舉控告澄清正名工作的一幕。

保山市紀檢監察機關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和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中,重點篩選涉及民生領域的檢舉控告,深化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并對失實檢舉控告及時澄清,激勵廣大干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

“消除他們因受到不實舉報而帶來的陰影和壓力,助力他們輕裝上陣、擔當作為。”今年以來,保山市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嚴查誣告陷害、累計澄清不實舉報35件,為33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持續釋放了為干事者撐腰、向誣告者“亮劍”的強烈信號。

施甸縣紀委監委收到一份匿名信訪舉報,反映某鄉主要領導濫用職權,排斥其他測繪單位參加測繪工作。經核查組實地查看、走訪相關當事人、調閱資料后,發現舉報內容不屬實。“不能縱容一名違紀違法者,也不能讓一名清白干部被冤枉誣告。”秉持這一理念,施甸縣紀委監委聯合相關部門從嚴把好檢舉控告的辦理關、查證關,準確認定誣告陷害行為,明確由負責核查處理的紀檢監察機關承辦部門具體實施,信訪舉報、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等部門充分配合,及時運用黨紀國法對誣告者嚴肅懲戒,構建貫通融合的工作格局。

針對部分干部中出現的“想干事而不敢為”“恐被問責”的心態傾向,昭通市水富市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制定激勵干部勇于擔當的“十條措施”。該措施采用三級研判制度,將“三個區分開來”原則與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相關政策融入問題線索處理中,運用紀檢監察建議書、提醒約談、誡勉談話及責令糾錯等手段,有效減輕干部心理負擔,為擔當者提供支持,為負責者承擔責任,為干事者撐腰鼓勁,給勇于創新的干部吃下“定心丸”。

以點帶面 更實更細 暖心回訪讓“跌倒”干部趕上來

“讓你們久等了,我剛剛正忙于組織農戶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雜物。”當臨滄市耿馬縣紀委監委的回訪干部抵達孟定鎮得龍村,恰逢村干部李文軍回家。

眼前的李文軍精神煥發,充滿活力,與半年前的消沉模樣截然不同。此前,耿馬縣紀委監委收到一封實名舉報信,指控他違規轉讓土地。得知自己被舉報后,李文軍一度情緒低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經調查,確認該舉報為不實之舉。耿馬縣紀委監委隨即召開會議,為李文軍澄清正名,并通報核查結果。會上,李文軍激動得數次哽咽落淚,他表示,將更加努力工作,為村民小組做實事、做好事,以實際行動回報組織的信任。

今年以來,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實施干部擔當作為“激勵行動”,堅持紀法教育與澄清正名并行,創新性地將紀法課堂融入澄清正名會議中,通過“火塘會”“院壩會”以及“農村大喇叭”等形式,廣泛宣傳檢舉控告的受理范圍、舉報渠道以及誣告陷害行為的查處與認定標準,從而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行使信訪舉報權利。

臨滄市紀委監委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站等平臺,不斷發布相關通告。同時,在“廉潔臨滄”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有一種關愛叫監督”專欄,明確表達對干事者的支持和對擔當者的鼓勵,持續展現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執紀中的“力度”與“溫度”。

“檢舉控告辦件質效是提升澄清質效的重要基礎。”普洱市紀委監委健全完善澄清保護機制,探索創新“游園式”宣講和“江三木洛”信訪法,制定精密研判流程,實施快查快辦及領導包案機制,堅持“一件一議”嚴審事實與證據,與多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線索互移等機制,形成“澄清+回訪+打擊誣告”閉環。

此外,深入探索容錯機制的具體實施路徑,明確容錯方式、界定容錯范圍。在評估干部失誤和錯誤時,綜合考慮其主觀動機、客觀條件及實際后果,精準區分故意與過失、個人私利與公共利益、違規行為與探索性試錯,確保容錯糾錯機制穩妥執行。

在容錯與不容的決策時,始終堅持“一事一議”原則,防止將“問責”簡單化為“負責”,避免“容錯”變成“縱容”。針對案件評查中發現的瑕疵和不合格問題,如違紀違法事實描述不清、定性不準確等,及時與承辦部門溝通,督促其進行整改。

對于容錯免責、容錯減責以及受到問責追責的干部,開展回訪教育活動,從思想引導、工作支持、生活保障等方面給予關心和支持。同時,為思想進步顯著、工作業績突出、綜合評價優秀的干部建立“正面清單”,并將相關信息納入個人廉政檔案,及時與組織部門共享,為其考核、評優、選拔任用等提供重要依據,激發干部積極性,釋放干事活力。

祛邪方可扶正,激濁方能揚清。下一步,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繼續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創新完善澄清保護機制,及時查處誣告陷害行為、認真開展澄清正名、有效運用容錯糾錯、回訪教育等舉措,幫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負擔,加大回訪力度,讓“暖心回訪”成為“跌倒”干部再啟航的助推器,將干部的精氣神聚集到干事創業上來。(汪波 楊洋 羅丹 張曉莉 丁劉杰 朱健 楊艷 張斌 奎葉紅 馬穎 歐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