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總要求是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著力點是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要求,完善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實踐中,云南省昆明市紀委監委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多措并舉,開拓創新,下大氣力構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監督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堅持黨統一領導。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必須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和“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完善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管黨治黨責任格局。紀委監委要在市委統一領導下,發揮引導推動作用,協助制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系列制度、主體責任清單等,建立完善工作提示、約談提醒、述責述廉評議等機制,強化市委全面監督職責。把清廉建設作為壓實各級黨委(黨組)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載體,協助市委制發實施方案,建立聯席工作會議、定期工作調度等機制,構建市委牽頭主抓、紀委監督推動、部門具體落實、社會共同參與的清廉建設“四責協同”共同體。
突出監督關鍵重點。堅決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確保貫徹到位。昆明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政治監督“護航行動”,制定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工作機制,建立政治監督“三賬三看三清單”工作模式和“六步法”,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項目化、清單化、具體化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發現、處置、通報責任落實和措施不力等問題。把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監督作為健全完善監督體系的重要支點,出臺工作方案和制度措施清單,持續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構建“大監督”格局。要著眼于各類監督統籌聯動、協同發力,搭建協作配合的路徑。昆明市紀委監委著力構建“大監督”格局,制定監督工作指引,對監督檢查室、派駐機構、市屬部門機關紀委和國企、醫院、院校紀檢監察機構的工作進行規范,明確監督重點、監督方式、職責分工、協同保障機制等內容。從市級層面健全基層監督體系,優化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設置,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探索建立完善紀檢監察、巡察、組織、政法、審計、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制度,與市場監管、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建立監督執紀執法與行政執法貫通協同機制。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加強與司法機關、執法部門的合作配合,健全完善互涉案件查辦協作機制,不斷凝聚監督合力。
優化監督實施路徑。按照三次全會部署要求,昆明市紀委監委持續完善“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探索建立“黨建+業務”協作單元運行工作機制,通過重塑黨支部架構和“室組”聯動協作單元的方式,對應市政府領導分工,將城建口、綜合經濟口、科教文衛口、農林水口等黨建業務協作單元,按照“市紀委監委領導+監督檢查室+審查調查室+派駐機構+縣(市、區)→聯系對應市政府領導”的模式配置條塊式監督協作力量,推動人員集聚、力量集中、資源集束、機制集成,推動監督質效提升。堅持把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紀檢監察業務,設立數字與信息化室和數字管理中心,建立專業化信息技術干部隊伍,統籌研發“大監督一體化平臺”,著力打通各級各部門紀檢監察數據壁壘,探索監督執紀執法一線部門和數字信息技術部門共建“數字監督模型”,通過“數字監督”、數字巡察等做法深度賦能監督執紀執法,推動提升監督維度、速度和精度。(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齊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