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瑤 自山東濟南報道
近日,山東省紀委監委駐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在“隴電入魯”項目一線監督檢查。 鐘蓓蓓 攝
近日,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紀委工作人員深入生產經營一線開展監督檢查。 韓峰 攝
“請各單位對照《山東省省屬國有企業深化‘靠企吃企’問題整治工作方案》,系統梳理今年以來相關工作開展情況、成效進展及經驗做法,認真查擺工作弱項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日前,一份來自山東省紀委監委的通知印發省紀委監委有關派駐機構和27家省屬國企紀檢監察機構。
“靠企吃企”問題是隱藏在國有企業內部的一顆“毒瘤”,嚴重污染企業政治生態,蠶食國有資產、職工權益,也是國企領域反腐敗的重點。作為國資國企大省,國有企業特別是省屬國有企業在山東省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2023年起,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聚焦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重要環節,開展省屬國有企業“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專項整治新變化——
聚焦“深化”壓縮“靠企吃企”空間
在整治中,山東省紀委監委2023年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調研式監督、下沉式監督,運用“室組地”“室企地”等聯合辦案機制,集中查辦一批“靠企吃企”腐敗案件,在本地國企領域形成有力震懾。
“強化懲治震懾不是目的,治理推動發展才是根本。”山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24年專項整治緊扣“深化”二字,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縱深推進常態化監督整治,著力為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深化“靠企吃企”問題整治,首先體現在進一步聚焦整治重點上。2024年“靠企吃企”問題整治的重點集中在投資領域、招投標領域、金融領域、國有資產管理、跨境腐敗治理、違規吃喝等6大類。這是山東省紀委監委按照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的任務,結合本地實際,以及日常調研、監督執紀情況研判分析后確定的。
深化整治還要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把執紀執法關不放松。在去年專項整治成果基礎上,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對“靠企吃企”問題線索開展“回頭看”,深挖梳理一批新的問題線索,做到應查盡查、一查到底。同時,突出重點領域,緊盯“關鍵少數”,深入查處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背后的失職瀆職等腐敗行為,以及“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新型腐敗、隱性腐敗問題。
“靠企吃企”問題在不同企業表現各異,一副藥方不可能包治百病。“我們鼓勵各單位、企業根據行業、企業特點,把最真實的情況、最突出的問題、最迫切的需求搞清楚,找準自身痛點堵點,瞄準‘小切口’精準發力。”山東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牽頭負責“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該室副主任苗大鵬解釋道。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牽頭省國資委黨委管班子企業的“靠企吃企”問題整治,把重點聚焦在多個案件中暴露出的非法經營同類營業、通過關聯交易向親屬輸送利益、違規出國(境)等問題,在企業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經商辦企業、出國(境)證件管理等“小切口”整治,督促省國資委開展“控股不控權”“層級壓減”等專項治理,進一步壓縮“靠企吃企”空間。
今年以來,山東省國資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共處置問題線索982件,立案233件241人,黨紀政務處分151人。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671份,組織警示教育5500次,印發典型案例通報696件次。
“小切口”怎么找——
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提供思路
今年4月,山東省紀委監委駐山東重工集團紀檢監察組查辦了某權屬公司產品認證工作人員魏某某利用職權,收受業務單位巨額回扣的問題線索。
“試驗認證”是指由國家認證主管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對產品進行檢測、評估和認證的過程,是證明企業產品滿足目標市場相關標準和法規要求的評定活動。這項工作專業性強、資金密集,與重工集團產品研發、銷售業務密切相關。
魏某某案件的發生,引起了駐山東重工集團紀檢監察組的警惕。在案件分析、問題整改過程中,該領域相關的內部監管和風險防控中的隱患相繼暴露。“經深入研判,我們最終決定圍繞產品‘試驗認證’在全集團開展專項整治。”該紀檢監察組副組長萬會奇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試驗認證”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一方面聚焦“試驗認證”業務全流程,組織13家相關單位、部門開展全面自查、整改,深入剖析查找試驗方案制定、預算管控、費用結算等環節的薄弱點和風險點,摸清問題癥結。另一方面,圍繞魏某某相關案件,進一步排查涉案人員關聯企業與集團內部其他單位業務合作情況,查找涉案人員與企業內部人員是否存在不正當經濟往來問題,分析重點人員資產信息。截至目前,已主動發現“試驗認證”領域問題線索5件,4人被立案審查調查,其中3人被采取留置措施,挽回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
駐山東重工集團紀檢監察組通過查辦案件發現問題,確定整治“小切口”。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商集團”)紀委則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立足行業特點,將整治的“第一槍”瞄準了集團零售板塊商品采購領域。
銀座超市在山東、河南等地擁有130家門店。近段時間,該超市全部門店統一下調一批商品價格,涉及日用品、文具等1680種商品,個別商品價格直降28.7%。據了解,此次大規模商品價格調降是魯商集團紀委開展商品購銷領域專項治理帶來的改變。
“零售業是魯商集團的主陣地,在決定把商品購銷領域作為專項整治重點后,集團紀委加強對銀座集團等下級企業紀委指導,督促其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切入點。”魯商集團紀委工作人員張潔告訴記者,銀座超市作為銀座集團的標志性品牌,身處充分競爭行業,部分商品價格長期高于競對店,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
張潔介紹,專項整治通過對近3年相關問題線索“大起底”,對供應商資質規模、商品采購原始數據“大排查”等方式,重點排查各條供應鏈是否存在采購價格虛高、人為設置中間商賺差價等情況,深挖背后潛在的違紀違法和失職失責、不正確履職問題,處理處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5人。同時,壓實相關部門責任,督促從制度上補足供貨商評估、買手團隊建設管理等方面短板弱項,推動流程再造。
通過監督檢查、巡視巡察、審查調查以及審計發現問題等方式,山東省27家省屬國企紀檢監察機構都找到了貼合企業功能定位及主責主業的“小切口”。山東能源集團紀委針對監督調研發現的企業廢舊物資處置規模大、處置流程不規范、違規違紀問題易發多發等實際,深入實施廢舊物資處置專項治理;山東省紀委監委駐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聚焦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等重點項目,查找違規投資、盲目決策等投資領域問題線索。
切“毒瘤”補短板——
實戰練兵提升監督執紀質效
在今年山東省屬國有企業“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了目標任務——“以整治工作新成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錨定這一目標,山東省紀委監委進行了統籌謀劃、系統部署:
省紀委監委成立調研督導組,督促指導各企業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選準“小切口”,細化整治方案,深入進行監督整治;
加強“室組”“室企”“企企”聯動監督,增強監督能力,提升監督質效;
利用全省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業務培訓班等時機,組織開展業務大比武……
“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上述舉措為省屬國企紀檢監察干部提供了實戰練兵、錘煉提升履職本領的機會。”在山東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干部王芬龍看來,整治省屬國有企業“靠企吃企”問題,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關鍵要發揮好企業內部監督力量。“但省屬國企紀檢監察隊伍工作能力不平衡,不敢監督、不善監督問題突出,履職能力亟待提升。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專項整治既是在切國企‘毒瘤’,也是在補監督短板。”
令該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的同志們印象深刻的是8月的一次會議。這本是一場關于省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第二協作片區的見面會,可會議開始不久,在場的幾位省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負責人就圍繞某一業務問題,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
原計劃一小時的會一直持續到當天中午12點半才結束,現場熱烈、主動的交流,讓人切身感受到了省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積極求變向好的意愿,和依靠機制創新激活“一池春水”的明顯成效。
針對人員分散、力量單薄等掣肘部分省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發展的關鍵因素,山東省紀委監委按照功能相近、業務相關、優勢互補、協作便利的原則,將省屬國有企業劃分為六個片區,片區內省屬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可針對重大監督檢查、疑難復雜案件查辦、重要案件審理等工作開展聯動協作。
片區協作機制試行3個月后,五室就收到了第三協作片區發來的調研報告。
第三協作片區集中了5家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力量。按照片區統一安排,分別對各自企業開展了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調研,然后整合形成共性問題調研分析報告。“調研分析報告結合行業現狀,梳理總結了招投標領域的問題表現、危害影響、根源對策。原本下一步計劃的工作,沒想到大家跑到了前面,還為全省層面推進相關監督治理提供重要支撐。”王芬龍說。
盤活有限監督執紀資源,推動監督力量貫通融合是片區協作的又一優勢。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王浩發現,依托片區協作機制,通過與兄弟單位聯合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可以有效解決人員力量和經驗不足的問題,推動解決同質共性問題,在互幫互助中達到攥指成拳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以來,各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執紀執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原先企業與企業之間能力素質不平衡的問題得到改善,在年底考核評價工作中,各國企紀檢監察機構的差距越來越小,個別工作能力相對薄弱的單位已躋身優秀行列。
常態長效治理“靠企吃企”問題成為推動解決山東省屬國企領域管黨治黨突出問題和推進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力。“下一步,我們將深化‘清廉國企’建設,在保持懲治震懾常在的基礎上,更加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共性突出問題,制約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企業經營管理問題背后的政治問題以及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夯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監管責任,合力推進全省國資國企整體工作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徐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