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錢拖了這么長時間,沒想到巡察組還能幫我們要回來。”日前,大理州賓川縣平川鎮的一名村級民政協理員趙某某深有感觸地對回訪的巡察干部說道。
趙某某在擔任村里的計生宣傳員,兼任民政協理員期間,有2個月的民政協理勞務費1600元被拖欠。“工作干了但沒有領到報酬”,這讓他感到鬧心。在十三屆賓川縣委第二輪巡察民政局黨組期間,縣委巡察組下沉到村走訪過程中,趙某某向巡察組反映了這件煩心事。
“民政協理勞務費怎么會‘縮水’?這是個例還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巡察組高度警覺,經過組務會分析后立即走訪了解真實情況。原來,根據勞務派遣協議,該縣民政局向村級民政協理員發放的報酬由勞務派遣企業代發,民政局撥付資金后,該企業卻不履行協議內容,拖欠民政協理員的部分勞務費,也未按時為經辦員繳納社保費用。后來,縣民政局雖然終止了與該企業的合作關系,但已經撥付給企業的資金卻有去無回,企業既不退還縣民政局也不發給民政協理員。
“大家的勞務費加在一起不是小數目,如果不及時追繳,這筆錢就可能打水漂了,群眾利益得不到保障,財政資金安全及行政機關的公信力也會受損。”經批準同意后,巡察組及時向被巡察單位進行了反饋,要求迅速整改落實。
“我們已向勞務派遣公司發函要求其清償差欠的勞務費及應繳未繳的社保費用,并多次督促其履行清償義務。”為期3個月的集中整改期滿,被巡察黨組織在報送整改進度時,將該問題的整改情況列為“已完成整改”。
“未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決不能銷號。”該縣紀檢監察機關嚴把巡察整改監督關、質量關。縣紀委監委負責人及時約談縣民政局“一把手”,壓緊壓實巡察整改責任,督促縣民政局全面清理核實勞務派遣企業拖欠的民政協理員勞務費、經辦員保險費人員數量及金額,并采取司法途徑依法追繳。2023年4月,被企業違規占用長達4年多的45萬元勞務費和保險費終于物歸原主,全縣213名民政協理員和經辦員也如數領到了自己的“血汗錢”。
民生利益無小事,賓川縣把巡察整改作為推動工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有力抓手,在巡準問題、及時反饋的基礎上緊盯整改環節,以實際成效為評價標準,堅持讓群眾“點題閱卷”。堅決防止被巡察黨組織滿足于“到期交賬”,甚至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就申請銷號“交差”而導致整改“爛尾”。2023年,在加強巡察整改日常監督的基礎上,通過組織4輪次實地檢查評估,對整改到期問題進行全面過篩,督促巡察反饋意見全面整改并推動制定整改措施1207條、建立完善制度143項,真正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許志平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