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村內的“水患”解決了

發布時間:2024-03-15 09:15:55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以前村里的路上都是泥水,自從巡察組到我們村走訪以后,鎮上和居委會就組織人員疏通了管道,治理了村內的‘水患’問題,還指導我們制定了村規民約。現在水路沒了,出行方便多了。”面對前來開展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監督檢查的巡察組工作人員,烏東德鎮金瑞一社區王大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前段時間,祿勸縣第五巡察組進駐烏東德鎮,對烏東德鎮黨委及下設11個村黨組織開展常規巡察。一個艷陽高照的中午,第五巡察組來到金瑞一社區入戶走訪。途中,看到一位50多歲的老大爺,穿著雨鞋費勁地拉著一輛小推車在爬坡。

“大爺,您是這個村子里的人嗎?您拉什么呢?”巡察組組長上前詢問道。“我家就是這個村的,馬上要種紅薯了,買一點化肥回家。”老大爺答道。“您家沒有電動車嗎?怎么還用人拉呢?”“有的,但是我們村路比較滑,用電動車拉不安全”。于是,巡察組一行人一邊嘮嗑一邊齊力幫大爺把車推到坡頂,此時也到達了村口。

金瑞一社區一組是一座位于半坡上的小村莊,村內的住戶呈臺階式的坐落,村內的道路多數都有一定的坡度,入村道路已經實現硬化。在村入口處,巡察組觀察到有很多水正通過路面匯集進入路旁的水溝中,再往前走,發現入村的道路上滿是積水,有的地方要用磚塊墊著才能通行。巡察組還發現,路旁很多農戶家的廢水直接排放到路上,已經硬化了的水泥路上堆積了污泥、油污,甚至還有一些殘渣剩飯等垃圾。這時,巡察組人員終于明白老大爺為什么在這樣晴朗的天氣還要穿雨鞋,為什么說騎電動車不安全了。

看到這種情況,巡察組組員們十分疑惑。為全面摸清摸透問題情況,巡察組工作人員來到附近居民家中進行走訪了解。聽說是來了解排水問題,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金瑞一社區一組的排水溝是幾年前修路時修建的,屬于暗溝,但由于這兩年有幾家建房,沒有把自家的排水管與排水溝接通,將污水直接排到路上,時間一長,各家的排水管就都堵塞了,導致入村的小路也成了“水路”。

“組長,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幫我們解決這個‘水患’……”

“你們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巡察的重點。你們村內環境情況我們已看到,我們會將該問題向鎮上反饋,盡快推動解決的。”隨后,縣委第五巡察組立即將該問題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批準,作為立行立改事項,移交烏東德鎮黨委進行整改。

一個星期后,當巡察組組員們重新爬上坡進入村內時,看到村內環境已煥然一新,幾個小孩在路上嬉戲玩耍,幾個老人站在路上閑聊,大家都脫下了雨鞋,換上了休閑鞋。

“‘水患’解決了,村民的急難愁盼也解決了。我們巡察就是要把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后一米’,為群眾做實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巡察組就在身邊。”第五巡察組組長表示。(祿勸縣委第五巡察組  繆基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