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23年3月8日至4月28日,省委第三巡視組對綠春縣開展了常規巡視。2023年6月27日,省委巡視組向綠春縣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縣委履行巡視整改主體責任情況
(一)認真落實縣委整改主體責任。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整改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強抓整改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成立由縣委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整改專班,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274條。建立整改工作調度機制,實行“綠黃橙紅”問題清單管理,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8次、整改工作調度會14次,組織開展5輪督查,對落實不力的單位通報4批10家次。
(二)認真履行巡視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縣委主要負責人切實把抓巡視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帶頭扛牢責任、帶頭整改問題、帶頭督促落實,層層傳導壓力,壓實“一崗雙責”,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整改的工作格局。主持召開全縣巡視整改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重點項目、地質災害防治等專題會12次,對整改滯后的5家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集中約談。踐行“一線工作法”,帶頭督導巡視整改工作共87次,分類別、分領域推進巡視整改,確保巡視反饋問題高質量整改銷號。
二、巡視反饋重點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一)關于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方面的整改進展情況
1.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學習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力度,組織“雙語”宣講1000余場、受眾5萬余人次。主動謀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強縣三年行動,實施科技部“綠春縣茶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推廣天然橡膠“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配合加快推進元綠、勐綠高速公路建設,成立鄉鎮通三級路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全力推進5條“四改三”公路建設,分批實施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恢復開通坪河通道和丫口水塘邊民互市點,完成外貿進出口交易額1000萬元。
2.發揮縣委領導班子職能作用。制發縣級系列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出臺《綠春縣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2023年度綠春縣系列三年行動抓調度促落實工作方案》《綠春縣2023年擬納規升限目標企業掛鉤聯系服務機制》。推進削峰填谷片區開發建設,生態哈尼城管網建設項目(一期)、道路工程、停車場和綠色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穩步推進生態哈尼城住宅小區開發,積極實施鄉鎮集鎮擴容工程,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著力提升城鎮化率。加強教育衛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通過“紅河奔騰”等政策招引教師44名、醫技人員8名。挖掘和保護傳統民族文化,抓好老牛孔傳統村落搶救保護,排查修繕民房38戶。新增非遺項目8個、傳承人23名,開展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10次,戈奎鄉獲評“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3.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新增省級茶葉企業2家,建成使用綠春茶體驗館,茶葉交易市場試運營,健全完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全縣65家茶企帶動農戶11939戶。加大旅游開發力度,東仰風情園博物館景區成功申報國家3A級旅游景區,哈尼十月年長街古宴系列活動列入紅河州十大精品旅游線路。成功舉辦2023年哈尼長街古宴文化旅游節,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創歷史新高,以“綠春縣哈尼長街宴”為主題的系列網上宣傳報道全網累計閱讀量達1億多。優化營商環境,制定《縣級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服務機制》,定期開展助企紓困。健全招商制度,制發《綠春縣招商引資項目引進流程》等文件,引進省外產業到位資金11.77億元。
4.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制發《綠春縣省州縣三級掛聯單位定點幫扶關系調整方案》等文件,選派干部開展“掛包幫”。細化產業、就業等“六個一批”增收措施,開展穩崗就業行動和東西部勞務協作,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4.6萬人、轉移就業率達78%。落實《綠春縣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綠春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開展銜接資金績效評價,盤活閑置資產。邀請國家科技特派團專家指導中蜂養殖,開展技術培訓,注冊“黃連山百花蜜”商標,產品上架拼多多、微店等電商平臺銷售。落實耕地保護措施,整改違規占耕問題,完成撂荒地復耕復種,推進2.2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5.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積極推進數字防汛建設項目和地質災害預警監測智能化系統項目前期工作,完成X波段天氣雷達項目和59個自動氣象觀測站建設,選聘監測員,執行“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常態化開展防災減災應急避險演練。完成30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啟動第一批急需搬遷的4個安置點建設。大力開展教體系統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校園工程項目監管,規范民辦幼兒園申辦管理,改善學校住宿條件,做好校園安全宣傳防范。
(二)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方面的整改進展情況
1.落實縣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加強警示教育,運用發生在身邊的腐敗典型案例說紀說法說責,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典型案例5批11起19人次。持續推進廉政提醒常態化,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縣委主要負責人開展廉政監督談話20人次,與縣級領導和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開展集體廉政談話2次。堅持把巡察工作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總體布局,科學安排巡察任務和輪次,嚴格執行“三個匯報”機制。
2.從嚴落實監督責任。發揮“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組的業務指導。用好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提高監督執紀能力,運用“室組地”聯合協作機制,以干代訓、實戰練兵。發揮派駐機構“探頭”作用,加強對“四風”問題的監督檢查。對查辦案件進行復盤分析,規范工作流程。
3.深入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落實《關于進一步關心關愛鄉鎮一線干部的實施辦法》,讓基層干部安心安身安業。對重點工作實行“紅黑榜”通報制度,樹立和踐行“十種鮮明導向”。優化特色產業園區規劃建設。落實縣級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服務機制,全力助企紓困。進一步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制發《綠春縣重點產業鏈調整優化實施方案》和《關于進一步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的通知》,將原有產業鏈集中調整優化為3條產業鏈。組建工作專班,分類啟動項目建設。
4.從嚴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開展清廉云南建設以“小”見嚴糾“四風”固堤行動,集中開展糾治“四風”問題5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8個。加強財會業務培訓,舉辦會計業務知識培訓班,提升財務人員履職能力。制發《綠春縣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卡結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規范公務結算。全面推行財政電子化票據改革。
(三)關于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方面的整改進展情況
1.強化黨內政治生活規矩意識。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規范縣委議事規則,提高決策能力。組建運營綠春縣騰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規范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細化組織生活會會前學習、前置審核、會后抽查等要求,健全監督機制,嚴肅規范黨的組織生活制度。
2.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嚴格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強化分析研判和干部動議環節把關,全面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對違紀違法受處分在職干部進行回訪幫扶,引導其積極履職擔當。規范干部兼職管理,明確社會組織、企業兼職人員范圍、審批備案程序和有關紀律要求。完善《綠春縣“綠春振興”人才激勵措施(修訂)》等政策文件,對引進人才優先安排配租公共租賃住房作為周轉性人才公寓。細化綠春縣專家選拔認定、職責權利等工作機制措施,縣級領導深入走訪“組團式”幫扶、“省管縣用”、南北交流等26名專家人才。
3.著力補齊黨建工作短板。排查修繕22個村級活動室,科學設置黨支部,規范開展支部活動。實施黨支部“擴先提中治軟”行動,對1044個黨組織分類定級,全部實現晉位升級,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6個。制發《綠春縣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資產管理辦法(試行)》《綠春縣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嚴格把關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百日攻堅”行動,18個村(社區)收入扭轉逐年下降趨勢,組織開展“擂臺比武”,獲州級表揚助農增收中表現突出優秀鄉鎮黨委書記1名。采取“支部政審+黨委預審+縣級聯審”形式層層把關,嚴格黨員發展程序。
(四)關于落實巡視、審計等監督方面的整改進展情況
1.履行整改主體責任。成立巡視整改專班,狠抓歷次巡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其中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4個問題中,2個已獲州級主管部門驗收,2個完成縣級自驗。
2.認真落實監督責任。把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納入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日常監督重點,制發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深入相關部門開展集中監督檢查5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23個。
3.建立健全整改長效機制。以制度管人管事,制發《綠春縣重點產業招商項目扶持政策(試行)》《綠春縣巡視、審計等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機制》等77份規范性文件,推動實現標本兼治。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鞏固深化整改成果。堅持把巡視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扛牢扛實縣委巡視整改主體責任,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持續跟蹤問效鞏固整改成果,把整改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以制度方式固化下來,防止問題反彈。對未完成整改的問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問題整改清零。
(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把巡視整改與重點工作、日常工作貫通融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扎實推進系列三年行動,統籌抓好經濟發展、生態環保、基層黨建等工作,以巡視整改的實際成效,奮力開創綠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落實巡視整改情況進行監督,若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聯系電話:0873—4224001;聯系地址:綠春縣行政中心A棟6樓縣委辦公室;電子郵箱:xwdcsyx01@163.com。
中共綠春縣委
202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