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紀”往開來又一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強化政治監督——為順利開局提供堅強保障

發布時間:2024-01-07 11:54:57   來源:云南日報

數據引人注目——

2023年以來,省紀委監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違反政治紀律案件413件,處分422人。

警鐘發人深省——

2023年2月,警示教育專題片《“官油子”現形記》在云南衛視播出,隨著“官油子”問題被層層揭批,不當“官油子”、不做“兩面人”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熱議的話題。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重大使命、重大責任,緊緊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持續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功夫,促進全省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奏響新時代“邊疆人民心向黨”的最強音。

冬日,國家重要濕地——大理洱海濕地陸續迎來了紅嘴鷗等老朋友,黑鸛等珍稀鳥類也由過客變成常客,它們或盤旋起舞,或嬉戲覓食,與湖光山色互為輝映。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托,大理白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持續強化政治監督,通過選取45個項目建立政治監督項目庫,分類壓茬開展監督,構建“確定項目、制定方案,開展監督、分類處置,推動整改、形成監督專報、開展質效評估”完整鏈條,實現專項監督、常態化監督、系統行業治理一體推進,有效助推洱海保護治理等工作“現狀看得清、問題找得準、工作管得好”。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圍繞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黨中央因時因勢作出的重大部署、我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一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具體化錨定監督任務,按季度確定政治監督工作重點,統籌推進、分步實施,防止籠而統之、大而化之。特別是省委將政治監督“護航行動”列為清廉云南建設“第一行動”后,科學分類、精準施策,出臺相關配套措施,使一系列兼具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制度規范生威發力,不斷推動政治監督從空泛轉向具體,更好發揮作用。

“澄江市立昌村生態移民搬遷群眾子女入學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得到調查處置,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校舍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扎實開展;一批膽大妄為、貪得無厭的糧倉‘碩鼠’被嚴肅查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形成強力威懾……”梳理2023年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工作,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精準發現、靶向糾治、推動解決問題的案例不斷映入眼簾。

開展政治監督,要以精準求實效,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一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精準化糾治突出問題,積極探索集中集成集束的監督方法,著力打通貫徹落實中的堵點淤點難點。一方面,聚焦“關鍵人”,突出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探索開展“零提示”、分層分類政治監督談話、現場述責述廉等各類監督方式;另一方面,聚焦“關鍵事”,從具體線索切入、從政治高度辨析,循跡溯源推進政治監督,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此過程中,始終抓牢政治紀律這個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及時發現、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堅決清除表里不一、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堅決消除政治隱患、維護政治安全。

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跑。一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常態化確保監督成效,著力把政治監督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形成完整鏈條和工作閉環,使監督治理更好融入省域治理。

實踐中,扎實開展政治生態蹲點調研監督,以“盾構”的方式推進行業性、領域性、區域性腐敗治理,實現急病急治、慢病長治、標本兼治的效果;積極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健全督查機制,并協助完善監督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工作機制,構建有序銜接、協調一致的監督鏈條;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把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作為必修課,充分發揮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

同時,深化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樹牢全案意識,做好“通篇文章”,強化從案件源頭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楊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