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州采取留置措施79人,成功追回外逃多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2人……”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和成員單位密切配合,持續加強紀法銜接,合力正風肅紀,共抓系統預防,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聯動機制的聚合效應。
“該案一些證據還有瑕疵,部分違法事實的認定還存在一些爭議,建議你們再收集補充完善相關證據,進一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日前,在一次案情分析研判會上,大理州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和州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對法法銜接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對重大疑難案情,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或召開專家論證會,既保證了審查調查工作的方向和取證精準度,又有效縮短了審理和結案時間,提高了辦案質量和效率。”州委反腐敗協調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反腐敗是一項全局性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和執法部門職能互補、缺一不可。
在反腐敗協調聯動中,該州堅持從政治上看、從責任上抓、從銜接上建,聚焦問題線索移交、移送審查起訴、調查措施、刑事強制措施銜接等重點環節及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探索實踐,綜合施策,明確責任部門、規范審批程序;建立了聯席會議、聯絡會議、工作報告、爭議調處、應急聯動和協調配合等協調制度,打通紀檢監察、審判、檢察、公安、外事、金融、通信等機關、部門和單位協作配合中的“梗阻”,在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整合、成果共享和紀法貫通、法法銜接中推動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協調高效的良好工作格局。
該州以“清廉大理”建設為抓手,深刻把握全州反腐敗工作“全景圖”,找準政治生態“污染源”、起底“污染底泥”、消除“污染因子”,深化整治金融、國有企業、政法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糧食購銷、住建系統、自然資源、鄉村振興等領域的腐敗。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整治,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333個,處理573人,處分224人。
針對腐敗方式花樣翻新、方式更加隱蔽多樣的實際,該州深入剖析隱藏在炒房、炒蘭花背后的“空買空賣”“以購代賄”等新型腐敗方式,在全州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發現和查處問題線索6件,立案3件3人,有效糾治“物權置換”間接牟利的問題;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雷霆出擊,斬斷“圍獵”與被“圍獵”的利益輸送鏈條。
此外,該州在反腐敗協調工作中,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形成辦案、治理、監督、教育的完整閉環,在一體推進“三不腐”中相互配合,把查辦案件與強化監督、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一案一方案、一案一整改,貫通做好“通篇文章”,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反腐敗協調聯動機制助推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為我們治理腐敗問題提供了有力武器。”該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切實把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其他執紀執法機關的職能優勢結合起來,攥指成拳,讓協作配合更加規范有序、案件查辦更加堅定有力、追逃追贓更加扎實有效、系統治理更加提質增效。(楊自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