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生病,我會救媽媽,其他人生病了,我也會救其他人!”8歲孩子眼里有星辰大海,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紀委監委“90后”女干部李躍丹的兒子得知媽媽到省城醫院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后,在媽媽打趣問到如果遇到救人問題會做什么選擇時,堅定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您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您愿意捐獻嗎?”2023年10月,李躍丹的手機里傳來云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詢問。
“愿意!”李躍丹沒有猶豫,干脆有力地回答道。
短短幾分鐘的通話,如一石落水,激起了她心中助人承諾的漣漪。早在2017年,她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毫不猶豫地答下挽救他人生命的“備選題”。5年的時光荏苒,就在李躍丹快要遺忘這件事時,這個電話讓她憶起了當初想為他人解除病痛、延續生命貢獻力量的愿望。
在翻查了捐獻流程和相關資料,又與家人溝通后,李躍丹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段特殊的“旅程”。
“高分辨率匹配、體檢、接受動員劑、穿刺采集、藥物恢復......”一系列身體上的不適并沒有讓她退怯,相反,當聽說接受者是一位大男孩,在接受了她的造血干細胞后,血型將會由原本的O型變為她的A型,攜帶著她的基因,甚至性格也會趨近她時,她對“生命”一詞,有了更新更廣的認知。
因為這一善舉,茫茫人海中,她幫助重組他的細胞,支援他積攢著復原的能量,最終因她而形成一個全新的個體!
這一付出,意義非凡!
當同事親戚朋友贊美她的舉動、夸獎她的善意時,李躍丹的內心總有些惶惑。她一直認為自己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之事,不值得太多夸贊,她始終堅守著初心,默然綻放著屬于自己的熒光,趨離黑暗。
小小的蒲公英長在陽光下,雖沒有萬丈光芒,但卻是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始終心懷暖陽。微風吹來,它那些小小的種子便會隨風飛舞,帶著愛和堅韌落地生根,成長為初心中臆想的模樣,激蕩起大愛無疆。
李躍丹,便是那株長在陽光之下的蒲公英。作為一名“治病救人”的紀檢監察干部,在認真履職盡責的同時,一往無前行治病救人之事,以自己的善良與堅守,帶動著同事一起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帶動著親友關注紅十字會這一人道援助“橋梁”,給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正向的榜樣,用一個“平凡人”做“不凡事”的例子,傳播“以愛為名”的種子,引導著她身邊的人向陽而生、向陽而長?。ㄍ趺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