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守護農業“芯片” 楚雄州強化監督助推種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09 16:30:49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當前,農資銷售進入高峰期,楚雄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圍繞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維護種子市場秩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以有力有效監督助力擦亮種業“芯片”,保障糧食安全。

“相關部門在服務經營者方面有沒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有沒有黨員干部向你們推銷種子?”近日,楚雄州紀委監委會同農業農村、財政、種子管理等部門,深入各制種企業、農業合作社、種子經銷點等地開展監督檢查。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發展現代種業、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為有效推動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楚雄州紀委監委駐州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探頭”作用,結合駐在單位職能職責,強化“1+X”聯動監督,聯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財政等部門,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圍繞種子、肥料、農藥等重點,對全州農作物種子市場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營業執照、種子品種備案、銷售憑證、檢驗報告和產品包裝標識是否規范等,嚴厲整治以次充好、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無證經營等違規違法行為,確保農資供應充足、質量合格、價格合理。

同時,楚雄州紀委監委深化運用“大監督”工作格局,督促“大監督”成員單位進企業、進項目,深入排查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方面短板弱項,督導職能部門落實“一企一策”靶向服務,點對點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截至目前,楚雄州新品種選育工作持續發力,穩步推進油菜、魔芋、非洲菊、葡萄、野生蔬菜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選育工作,累計收集各種作物種質資源6117份;組織參加國家、省水稻、麥類、玉米、豆類等新品種區域試驗、聯合體試驗50余組。

此外,楚雄州紀委監委還充分發揮信訪舉報發現問題線索的主渠道作用,健全完善“來信、來電、來訪、網絡”等信訪舉報平臺,拓寬和暢通基層信訪舉報渠道,對種子領域問題線索優先查處、快查快結,并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形成強烈震懾。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楚雄州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開展種業高質量發展監督服務保障工作,聚焦政策落實、涉企服務、行政審批、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精準監督推動種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丁忠澤  馬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