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犁地耙田,撒種育苗,打藥施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壩子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一幅幅春耕圖盡情鋪展。
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搶先抓早,把春耕備耕納入一季度政治監督重點任務清單,壓實地方黨委和涉農涉糧部門主體責任,采取“沉浸式”監督方式,深入農資市場、田間地頭,聚焦春耕農資供應、農資打假、惠農政策落實等重點強化監督執紀,以有力監督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今年春耕物資儲備是否充足?種子、地膜等農資都購買全了嗎?今年的價錢相比去年怎么樣?”鶴慶縣紀委監委采取縣、鄉、村聯合抽組的方式組織9個監督檢查組深入農資經銷店明察暗訪,到田間地頭隨機走訪群眾,實地了解籽種、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及銷售情況,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農戶買到放心種子、放心農藥、放心化肥。
祥云縣紀委監委對全縣100余家農戶的種糧和農機等惠農資金等發放情況進行抽樣監督。同時,將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擬定清單,交辦給行業部門督促其認真履職盡責,為農戶解決春耕備耕中的實際困難,將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持續以強有力監督問農所需、排農所憂、解農所難,確保春耕生產惠農資金每一分錢都用到群眾身上。
劍川縣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聚焦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惠農補貼資金落實以及“三保障”、飲水安全等監督重點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檢查、入戶走訪、談話調研等形式,著力發現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看苗情、查長勢、送技術……開春以來,該州紀委監委針對在走訪過程中群眾反映的農科知識不足、蟲害防控技術不熟練等問題,督促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圍繞水稻旱育、地膜包谷和間套種等科技增糧措施,因地制宜抓好不同層次的科技培訓,組織州、縣、鄉三級農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抓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200多場次。
州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組組”“室組地”聯動等多種監督方式,對全州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情況“回頭看”,督促12縣(市)和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強化日常監管和規范審批,以有力監督執紀問責推動違法占用耕地及土地撂荒、閑置問題整改,牢牢守住耕地安全紅線、糧食安全底線。同時,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灌溉渠、機耕路等在建項目,根據施工進度從項目進展、驗收決算、資金撥付進度等方面進行監督,確保資金投入有力有序、使用安全規范、效益全面發揮,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是確保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舉措,更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該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將把監督的“探照燈”架到一線,做實做細監督首責,督促職能部門繼續做好農資產品的常態化檢查,嚴格把控農資質量,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把監督壓實在一線,把問題解決在一線,不誤農時、不誤農事,保障群眾春耕生產順利開展。(楊自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