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管道、河道清淤、水渠修復……走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蓮花塘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和機械全上陣,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放眼看去,新修建的灌渠已達田間地頭。
“目前,主管工程已完成3000米渠道,預計下個月就能投入使用。”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向前來走訪的西疇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介紹道。
今年以來,文山州平均降水量較歷年同期偏少16.2%,部分地區出現輕至中度氣象干旱,人畜飲水及生產用水存在供水安全風險。面對“渴”不容緩的抗旱形勢,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抗旱保民生、促農灌、保穩定工作監督作為當前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列入“弘揚延安精神、團結奮斗促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民生實事大走訪事項,緊盯責任落實、措施落地、干部履職等關鍵環節,靶向發力強化監督,把監督的清風化作助力抗旱的“及時雨”,推動抗旱應急措施全面落實,為農“解渴”,滋潤民心。
聚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落實,該州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貼身”監督作用,以落實“一把手”勤政廉政監督預警機制為抓手,督促農業農村、水務、應急、林草等部門強化會商,密切監測旱情發展,做好災情監測、研判,及時保障抗旱物資供應,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努力把旱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2月下旬以來,我們深入全州8縣(市)對抗旱保供水工作開展了一輪調研指導,按‘一庫一策’要求對全州承擔人飲供水任務的115座水庫完成3輪供水動態分析,精準調度水源水量全力保供水。”在州紀委監委駐州水務局紀檢監察組督促下,州水務局同各抗旱有關部門開展旱情會商研判4次,印發保供水形勢分析報告2期,以縣(市)為單元,建立問題處理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農村供水保障問題。
“當前全鄉能保障農業生產灌溉、群眾生活用水的水庫有多少個,能夠正常供水多少天,有沒有制定應急預案?”
“最近村里有沒有人來宣傳過農作物防災減災知識?”
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線查看工作成效、一線查找存在問題,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鄉鎮、村組、水源點、引調提水工程、產業基地及農戶家中,采取座談了解、實地查看和明察暗訪等方式,重點對群眾飲水、農田灌溉、應急調水等措施落實和抗旱一線人員責任履行等強化監督檢查,深入查找相關職能部門履行抗旱工作責任和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監督檢查過程中,對能夠當場解決的問題,現場提醒、現場督辦;對需要協調解決的難點問題,督促主責部門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對賬銷號整改。對抗旱保供水工作重視不夠、問題整改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
在全州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下,各抗旱保供水職能部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采取蓄、引、提、調、節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目前,全州庫塘蓄水4.36億立方米,建成投運抗旱應急工程6件,累計投入泵站57處,機動抗旱設備8臺套,機動運水車輛3840輛次,累計解決因旱影響供水人口14.62萬人,大牲畜2.07萬頭。(鐘萍 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