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把握職能定位 提升履職能力

發布時間:2024-04-03 09:04:15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審查調查是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懲治震懾、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不可缺少的一環,是反腐敗工具箱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需要精準把握審查調查職能定位,不斷提升執紀執法能力,做實查辦案件“通篇文章”,將“三不腐”一體推向縱深。

提升政治能力,突出政治審查調查。紀檢監察機關既代表黨行使紀律審查權,也代表國家行使監察調查權。審查調查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是嚴肅的政治工作,必須將講政治貫穿審查調查始終。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的對象主要是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必須堅持審查調查政治屬性,審查調查違紀違法案件要從政治和全局上把握,從政治問題查起,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問題看政治,從政治結果考慮解決問題。要認真思考在執紀執法過程中如何突出審查調查的政治性、針對性、有效性,用好審查調查這個有力武器,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提升紀法能力,精準發現處置問題線索。問題線索是案件初核的前提,審查調查部門要對問題線索進行綜合梳理、分析研判,從線索發生的時間、被審查調查人的個人信息、資產情況、利害關系人情況等逐一分析、判斷、評估,抽絲剝繭,排查出“指向性明確”的問題線索后,及時請示、報告,召開問題線索分析研判會議,精準研判線索,制定切實可行的初核方案,提升案件線索成案率。在對線索研判和審查調查過程中,要從全局上統籌把握,運用整體性思維、系統性思維進行謀劃、安排,制定全面、細致的審查調查工作方案。面對紛繁復雜的問題線索,要找準問題關鍵點,抓住關鍵環節,找準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問題重點,用全面、歷史、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精準處置,確保辦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

提升協同能力,統籌用好監督執紀執法力量。樹牢“一盤棋”思想,推行和完善片區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室組”“室地”“室組地”“室組企地”“室組校地”聯合辦案機制,整合人員力量,著力破解人手不足、人員分散等問題,統籌協調優勢互補,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審查調查室、監督檢查室與派駐紀檢監察組要上下貫通、協同聯動,統一管理問題線索,根據線索復雜、難易程度,統一對問題線索進行管理和研判。同時,強化審查調查與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等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通過加強溝通協商、對重要問題線索和疑難復雜案件綜合分析研判等,合力解決審查調查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聯動高效推進審查調查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審查調查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目的是促使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遵紀守法,知錯能改,懲治極少數,教育大多數。思想政治工作和審查調查工作不能“骨”“肉”分離,需要把有溫度的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審查調查始終,以“嚴管”“約束”的手段體現“厚愛”“激勵”的效果,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審查調查工作在果斷向腐敗和不正之風亮劍的同時,更要教育感化挽救干部,堅持“同志式”“幫助式”審查,本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因人施教,適時推進,既嚴明法紀,又寬嚴相濟;既手執戒尺,又治病救人,結合每個對象的性格特點、成長經歷、蛻變過程,因人施策,做好思想引導、心理疏導、人文關懷,讓對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認錯悔錯,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提升以案促改能力,做深做實案件查辦“通篇文章”。案件查辦“通篇文章”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要以系統的思維強化標本兼治,探索以“一份剖析材料、一份通報、一份懺悔書、一份紀檢監察建議、一場警示教育、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為審查調查工作的延伸,將以案促改促治的理念貫穿審查調查工作全過程。堅持一案一總結,在對案件基本情況和特點進行描述的基礎上,全面總結審查調查環節中采取的有效做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召開案件總結交流會的形式,分享經驗、交流體會,進而優化辦案思路,查找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評估研判案發單位的政治生態,提出建議,推動完善體制機制,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實案件查辦“通篇文章”,力求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熊文林  作者系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第九審查調查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