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共產黨員廉潔故事 | 紅軍鐵紀贏民心

發布時間:2024-04-12 18:01:26   來源:省委黨史研究室

在紅軍長征的艱難歲月中,嚴明的紀律是紅軍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重要保證。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領導的紅二、六軍團開始戰略轉移。紅軍進入云南境內后,經歷烏蒙回旋,挺進滇西,順利渡過金沙江后,于1936年4月底進入迪慶的中甸做短暫的休整。

中甸(今香格里拉)縣城外的歸化寺是藏族著名的十三林之一,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寺廟由八大老僧執掌,同時也是中甸當時的統治中心。由于受國民黨的欺騙宣傳,寺廟的僧人在紅軍長征過中甸時緊閉寺門,不與紅軍見面,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甚至上山躲了起來。

為了化解藏族同胞的誤解,紅軍一進中甸就提出“優待少數民族,藏民地區不打土豪劣紳”。紅軍還廣泛走訪群眾,向藏族同胞宣傳紅軍宗旨,說明紅軍的來意。5月3日,紅軍在中心鎮公堂召開了“中甸會議”。會議總結并規定了七條政治紀律:一是嚴禁進駐喇嘛寺、毀壞經典神像祭儀、侵犯寺院及僧侶。二是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風俗習慣。三是不準侵犯藏民的人身安全。四是藏民不在家,不準進屋。五是保護土司頭人、小商、小販的財產。藏民地區不打土豪。六是嚴禁莊稼地里放騾馬。七是買賣公平,不拿群眾東西。這些政治紀律不僅體現了紅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也反映了紅軍對藏族同胞的高度尊重和愛護。

紅軍不僅制定了政策,而且每一條政策都得到了嚴格執行。進入藏區后,部隊進行了民族、宗教政策教育,要求全體干部戰士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任何人不準稱呼藏民為“蠻子”;軍團指揮部設在縣城寺廟兩側的耳房里,軍團首長帶頭不進大殿,紅軍所經過的寺廟及經堂、經書、佛像等完好無損;紅軍在歸化寺門前張貼布告,不準紅軍擅自入內,并加崗放哨,予以保護……

(長征時賀龍給松贊林寺八大老僧的信)

看到紅軍部隊秋毫無犯、尊重少數民族同胞,藏民們逐步打消了顧慮,陸續走回家門,主動接近遠道而來的紅軍。歸化寺與紅軍逐漸有了交往,賀龍還親筆寫了一封信給歸化寺八大老僧,轉告了紅軍的政策。八大老僧看了賀龍親筆信后,當天就派人進城拜訪賀龍,他們之間相互贈送了禮物。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紅軍將領前往歸化寺拜訪的時候,賀龍特意向歸化寺贈送了一塊書寫著“興盛番族”的大紅錦幛,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對藏族同胞的真誠祝福。由于紅軍嚴守紀律,使得藏族同胞信任了紅軍,藏族群眾也用實際行動支持紅軍完成了籌糧與休整,為紅軍繼續北上,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奠定了基礎。

(賀龍給八大老僧請派騎將作前驅的公文)

紅二、六軍團嚴格遵守紀律、尊重少數民族同胞的行動,不僅幫助紅軍克服了重重困難,也進一步加深了紅軍與藏族之間的團結和友誼,這種傳統和精神也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學習和傳承的寶貴財富。(端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