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貓街鎮七排村村民正揮舞著趕羊鞭將羊群趕回家,羊群在山坡上緩緩移動,前來開展鄉村振興項目監督的縣紀委監委干部向村民問道,“老鄉,你養了幾只羊?技術支持和補貼都到位了嗎?”
“縣里和鎮里的技術員經常來給我講解黑山羊養殖的關鍵技術,補貼也發放到位,我家的羊從一開始的幾十只到現在的一百多只,經濟收入增長了不少。”這位村民高興地說道。
黑山羊產業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的背后,是楚雄州運用集中集成集束工作法,用“小切口”推動解決民生大問題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在縱深推進清廉云南建設中,楚雄州用集中集成集束工作方法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緊盯事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天大小事”,不斷深化對“小切口”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探索實踐集中集成集束的路徑方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
自清廉云南建設“十大行動”開展以來,該州對“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專門進行了安排部署,并列出了重點任務清單,深入查找民生痛點、難點、堵點,瞄準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以點帶面開展集中整治,貫通協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監管責任,系統構建包括時間節點、責任人、目標要求、具體措施、方法步驟的目標體系,搭建起各級黨委牽頭主抓、紀委監督推動、部門具體落實、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具體實踐中,該州集中集成集束監督力量,健全州、縣上下聯動推動解決民生大問題解決機制,把基層有限的監督資源用在“刀刃”上,聚焦突出問題靶向治療。運用“室組地”聯動機制,采取“蹲點式”“下沉式”“體驗式”“嵌入式”的工作方法開展監督檢查。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聽取群眾意見,廣泛收集問題線索,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人民群眾的期盼處,也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發力點。楚雄州探索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涉農項目資金專項監督整治,由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集中巡察、審計、財會等各類監督力量,采取行業部門和鄉鎮自檢自查、同步開展專項巡察和專項審計、紀檢監察專項監督壓茬推進等方式,對全州10個縣市103個鄉鎮脫貧攻堅期間和鄉村振興以來的涉農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全覆蓋監督整治。
與此同時,楚雄州紀檢監察機關構建由州紀委監委統籌、10縣市紀委監委主抓、鄉鎮紀委跟進、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的四級聯動集成監督模式,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開展全鏈條監督。一方面,以監督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實施、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聚焦村集體經濟及重大項目審批公開及招投標等重點環節,以監督質效提升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深入摸排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惠農強農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線索,嚴肅查處有關公職人員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民生問題涉及方方面面,解決民生問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們要持續通過集中集束集成的工作方法,更加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更加聚焦直接關系民生福祉的領域和行業,更加聚焦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保障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燕梅 葉向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