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祚傳,字統一,1903年8月出生,云南大姚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云南省特委、臨委委員、特委書記等職。
趙祚傳(1903.08.20—1929.03.29)
趙祚傳烈士的廉潔、奉獻與擔當
“廉者,政之本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廉潔奉公,就是保持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從不以功臣自居,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享受,守紀律、講規矩,生動體現了共產黨人應有的道德風范。趙祚傳烈士就是云南地方黨史上無數個廉潔奉公、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共產黨人代表之一。
趙祚傳從小體質單弱,年未及冠卻常常與“藥罐子”為伴,在讀書時同學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老干人”,就是因為他很早患有胃病,消化不良,身體干瘦孱弱。參加革命后,他對自己的病情無暇顧及,終日忙碌,抱病工作。1928年,在白色恐怖、出生入死的日子里,他經常焦慮憤懣,胃病發作,胸口疼痛,有時還吐血。同志們十分關心他的身體,叮囑他注意休息。他說:“我的病是重的,可是國家的病更重。時間不等人,救國家重要啊。”一次,趙祚傳從醫院治療回來,同志們追問他病情怎樣,他把胸部攤開給大家看,平平的胸部上凸露著肋骨,上面留下十幾個拔火罐的紅印子。同志們看著十分難過,他卻把胸脯拍得叭叭響,談笑自若地說:“別擔心,閻王爺不喜歡我這個‘老干人’。好,開始工作吧!”
趙祚傳(前排左三)與大姚旅省學生勵志會會員合影
隨著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加劇,黨組織受到重創,尤其是黨的活動經費陷入困境。1928年12月,中共云南省臨委給黨中央報告稱:“因經費困難,許多同志的手表、金水筆都賣盡了,被子、墊單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脫下來去賣,但是不能維持得多少時間。有時候工作不能停止,餓一二天不能吃飯,甚至兩個人只剩一條褲子,一人出去工作,一人躲在家里。……吃稀飯、吃白薯充饑,這是常有的現象。”趙祚傳從不考慮工作的勞累,也不計較生活的艱辛,更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曾3次變賣家產以解決組織活動經費的困難。1928年9月,趙祚傳回家鄉籌集組織活動經費,返回昆明途中不幸被捕。他在犧牲前一天給父親、妻兒留下遺書,表示“我為主義而犧牲,為民眾而犧牲……我心很坦蕩安然。”1929年3月29日,趙祚傳在大姚縣城北門外英勇就義,年僅26歲。
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贏得民心。在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我們要永遠銘記和弘揚趙祚傳烈士的革命精神,始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