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前行 | “錙銖必較”護民生

發布時間:2024-04-22 09:22:1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班子清廉是重點,干部清正很重要;村務清爽見真招,民風清朗顯實效……”在“彝族左腳舞之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當地群眾自發創作的清廉建設主題彝族左腳舞作品長演不衰,這是大家對當地紀檢監察工作的直接評價,承載著高度的認可、肯定與信任。

近年來,牟定縣紀委監委始終堅持“工作在一線推動、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感情在一線培養”,做細做實基層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該縣紀委監委已連續14年獲評省級文明單位,并被省委、省政府給予“記一等功集體”表彰。

農村集體“三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廣大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2023年11月,有群眾向牟定縣紀委監委反映共和鎮慶豐村村干部伍某某私分村集體資金等問題。牟定縣紀委監委立即開展調查,發現伍某某在擔任慶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期間,多次在辦理土地使用審批手續等公務過程中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所送禮金,并伙同他人截留、私分村集體資金上萬元。牟定縣紀委監委在給予伍某某留黨察看一年、政務撤職處分的同時,深刻剖析案件背后的監督缺位問題,并聯合相關部門探索建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平臺,實現了“三資”管理使用網上申請、線上審批、全程留痕、智慧監督、一鍵舉報。

“通過該平臺,我們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筆經費的審批流程、使用及公開情況,還可以看到群眾對‘三資’管理的意見建議和舉報,大大提升了監督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共和鎮紀委書記楊天宇介紹。

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平臺不僅提升了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質效,也方便了報賬員報賬、村民監督,共和鎮天山村報賬員羅潔琳說:“以前報賬,我要拿著一摞票據到鎮里挨個找領導簽字,有時要來回跑好幾趟才能簽完,費時又費力。現在有了這個平臺,在手機、電腦上操作就能完成報賬,資金收支情況還能自動生成電子憑證并及時公開,群眾隨時可以查看每一筆收支,消除了疑慮,對村組干部也更加信任了。”

在嚴管小微權力、從嚴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同時,牟定縣紀委監委把回訪教育作為日常監督的經常性工作,促使受處分干部強化責任擔當,規范履職用權。

該縣清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黑某曾因在經營管理村集體養雞場的過程中違反財經紀律等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一度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牟定縣紀委監委不僅經常派員上門與其談心談話,幫助其提高認識、重拾干勁,而且面對面地指導其規范財務管理,并將該村黨務、村務、財務以及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等情況向群眾全面公開,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同。

黑某感慨地說:“因為養雞場,鄉親們在背后戳我脊梁骨,我心里很難受,縣紀委監委查清了養雞場的事,我雖然受到了黨紀處分,但也卸下了壓在心里的石頭。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今后我會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任……”

“這段村道設計的是6米寬,你們咋只打了3米寬的地基?”

“蓄水池的位置太低,覆蓋不了周圍近100畝的旱地,必須往山頂方向上移20米。”

……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牟定縣選聘了一批公道正派、群眾認可的基層群眾擔任鄉村振興項目廉潔評估員,于是,這樣不講情面、錙銖必較的監督在全縣鄉村施工現場不時上演。

“發動群眾對鄉村振興項目實施、管護情況進行監督,改變了以往‘干部干、群眾看’的局面,問題發現更加精準,問題解決也更加及時。”牟定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王開元說,除了鄉村振興項目廉潔評估員,該縣紀委監委還從“辦事公道有威望、帶頭致富有能力、奉獻社會有熱心、遵紀守法有公信力”的群眾中選聘了特邀觀察員和監察聯絡員,通過“三員”的“針頭感應”,實現問題的快速發現和傳導,讓監督和民意訴求上報都更加高效。2022年以來,牟定縣“三員”開展監督共發現問題386個,提出意見建議403條,推動問題整改386個,一批紀檢監察機關“管得著但看不見”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通訊員  徐燕梅  王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