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廉云南建設“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中,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紀委監委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主攻方向,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精準開展提級監督,系統進行巡察監督,織密監督網,做實“三資”監管。
“‘三資’底數不清、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實不到位,是發生‘微腐敗’的重要因素。”牟定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雖然該縣曾對農村集體“三資”組織過幾次清產核資,但是流于臺賬底數之外的資產資源仍然存在,個別村莊資產、資源登記不全,有的村莊未建立資產資源臺賬,與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少數村干部任性用權。
對此,牟定縣積極運用“大監督”機制,整合紀檢監察、農業農村、審計、財政等部門力量,對全縣7鄉鎮89個村(社區)集體“三資”進行全面清查盤點、提級審計。同時,探索建立職能部門監管先行、紀委監委專責監督跟進、鄉鎮主體責任聯動的“三資”監督工作機制,突出集體資金收支管理,資產、資源經營處置、臺賬管理等方面問題,建立農村集體“三資”事前、事中、事后監督事項清單,出臺《牟定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施細則》,進行“起底式”監督、“臺賬化”管理,確保村(社區)集體“三資”底數清、情況明,“家底”不遺漏。
該縣紀委監委在做實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的基礎上,通過巡鄉帶村巡察,同步開展村集體“三資”提級監督,緊盯“三資”領域政策落地、資金運行、項目運轉等關鍵環節,對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在此基礎上,牟定縣運用“互聯網+”模式,開發建立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平臺,實現“三資”管理使用網上申請、線上審批、全程留痕、智慧監督、一鍵舉報,促進“三資”管理規范化、監督智慧化,從源頭上減少村組干部違紀違法問題。
“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既能規范基層小微權力的行使,又能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等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深化糾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以高質效監督扎緊扎牢村集體“錢袋子”。(王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