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海晏村,游人如織。落日余暉灑在滇池水面上,金色的波浪伴著明月清風,讓這個古樸的村落充滿了生氣。到滇池邊散步,到海晏村看日落……已成為昆明市民和游客休閑娛樂的新選擇。
近年來,昆明市扎實抓好以滇池保護治理為重點的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昆明藍”“滇池清”“春城綠”“四季花”成為春城昆明的亮麗名片。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之大者”“市之大事”,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政治監督“護航行動”,細化重點任務,強化監督措施,貫通監督力量,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壓緊壓實生態保護責任,深入推進“高原明珠 綠美春城”建設,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持續向好。
為找準監督發力點,昆明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黨建和業務協作單元運行工作機制,依據相關監督檢查室和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工作職責關聯性,調整黨支部架構,重組“農林水口協作單元”,組建“市紀委監委領導領銜+監督檢查室+審查調查室+派駐(出)機構”組團聯動協作模式,結合生態環境、水務、農業農村等系統特點制定監督事項清單,確定重點監督任務,通過“黨建+業務”工作聯動、“室組”雙月工作例會研究、派駐機構每月輪值等機制,推動監督執紀監察聯動協作高效運轉。
“暗管是否已經拆除?是否還存在生產廢水直排螳螂川的情況?”日前,昆明市紀委監委第四協作單元成員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圍繞是否把環保理念深植于心、問題整改是否到位、日常業務環節是否處置到位、反饋問題是否徹底根除、制度措施是否常態化落實等內容,深入西山??诠I園區某金屬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和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監督檢查,重點關注是否存在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情形。
昆明市紀委監委用好業務協作單元機制,充分運用“室組地”“室組+職能部門”聯動監督機制,通過日常監督、專項檢查等,推動全市生態環境部門認真履職盡責,督促市、縣(區)相關職能部門堅持系統觀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施治。截至目前,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涉及昆明市問題有33個,已完成整改28個,其余5個問題正按計劃推進,交辦的1201件投訴問題,已完成1194個,階段性辦結7個。
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可能存在的作風腐敗問題,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2023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問責生態環保領域48人。
“在嚴肅查處的同時我們堅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案發單位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挖問題根源,堵塞制度漏洞,做深做實護航生態文明建設‘通篇文章’。”昆明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震懾、教育作用,由相關監督檢查室組織開展全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水務系統領導干部召開一次警示教育大會、開展一次服刑人員現身說法沉浸式體驗、聆聽一次系統性、領域性問題剖析講解等方式,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同時,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貼身”監督優勢,督促市生態環境局等職能部門加強對項目規劃立項、招投標建設管理、資金撥付等重要環節的監管,制定出臺《強化重大投資項目環評服務保障措施》《昆明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執法工作流程》等管理制度20項,確保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效監督是關鍵。”昆明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研究提出的2024年15項年度重點監督任務和8項專項監督任務清單為指引,找準切入點,做深做實政治監督“護航行動”,持續為建設“高原明珠、綠美春城”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楊洋 李航)